李白杜甫和李贺中谁的诗享有爱国诗的美称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7:58:47
快快快

杜甫的诗称为“诗史",他本人也被称为"人民诗人"和"诗圣",郭沫若郭老评价"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安史之乱中国家的破败,人民苦难.面对这样的现实,诗人从个人“长液沾湿何由彻”的痛苦,一跃联想到风雨中千千万万衣食无着落的穷苦百姓,呼号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爱冻死亦足”的铮铮壮语,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关心人民疾苦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理想。
综上所述,杜甫的诗享有爱国诗的美称.

当然是杜甫了!

杜甫

两者都可以称作是爱国诗人,但是,杜甫的诗是现实主义为主,而李白的诗是浪漫主义为主,表达方式不同。一个直观,一个喻以丰富的想像。但如果硬要做一个比较。杜甫的大部分诗作都饱含着对穷古人民的同情和对国家的忧患,而李白的诗则涉及了各个领域。所以,杜甫的诗享有“爱国诗”“诗史”的美称。
杜甫,字子美,祖籍襄阳。出身世代为官之家。他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对后世产生深远而巨大的影响。与李白、白居易并成为唐朝三大诗人。
杜甫一生不得志。34岁时,抱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来到长安应试求官。适逢奸相李林甫玩弄权术,应试人无一录取。杜甫因而困守长安打15年,生活艰难,儿子也被饿死。嗣后又值安史之乱,因此颠沛流离。闻唐肃宗在灵武(今宁夏)即为,他只身前往投奔,结果被叛军卓著,押回长安。不久,便又冒险出逃,一人到达肃宗临时住地凤翔(今陕西凤翔),“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皇帝见她确实是个人才,给了他左拾遗官职,叫他留在身边推举贤良,进谏忠言。他忠心耿耿为国家鞠躬尽瘁。可是上任第二个月就碰上宰相房琯被罢官之事。杜甫上书营救,未料触怒了皇帝,先遭杀身之祸,不久被贬低管到华州(今陕西华阴)作地方小关,从此便永远离开了朝廷。公元759年,大旱,他辞官西行,搬家之四川,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盖了一座草堂,居住下来。三年以后,川军叛乱,他又开始漂泊流浪。后来在节度使严武的保荐下,做了节度参谋等职。严武死后,失去依靠,再次辗转流离与江陵、岳州、衡州一带。公元770年冬天,这位饱经忧患的伟大诗人病逝在湘江水上一条小船里,时年59岁。
杜甫一生写了几千首诗,现留下的还有1400余首。他的诗广泛深刻地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