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务怎么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11:57:09

  城南第一镇 —— 太子务

  太子务,武清古镇。始建于辽代。为萧太后运粮河榷税之所,明初迁县治于今城关,为城南第一镇。逢五、十为集。村内东西大街,长三里许。据清光绪七年蔡寿桢撰《武清城乡总册》载:时村有250户,庙8座,为县内大村镇之一。庙数仅少于县和杨村,居全县第三位。正街有龙泉寺和关帝庙、岳王庙。村东有龙王庙,旗庙。村北有周仓庙,村西南有药王庙、娘娘庙,土地庙,村南有菩萨庙,村中南有马神庙,可谓庙宇繁多。正月初八为龙泉寺庙会,四月十八日为药王庙会,届时善男信女,身着盛装赶往庙会,甚是热闹。龙泉寺山门两侧分别建有钟、鼓二楼,大钟重数千斤,相传当年大钟久铸不成,一日一游僧来此曰:“欲铸此钟必熔入童男童女各一,如若不忍,可以涌代之。”言毕老僧飘然而去。后来村中智者,领悟禅语,以涌抛入炉内,钟成。悬于钟楼内,声震十数里,百姓依此安排起居作息,倒也有条有理。镇内有三宝曰:“三盘井,凤凰台,大寺有棵龙爪槐”。这些民间掌故足可以证明昔日城南太子务古镇的繁华景象。

  史载,萧太后乘舟游运浪河,曾在村东码头登岸,阅古镇风光,此码头曰:萧驾台,后讹传萧家口。萧太后运粮河故渎尚存,名曰:西河沟。辽会同六年(943)太宗耶律德光奠定了南北封疆以后,确定边境各州郡屯兵马戍守。那时太子务周围的齐东营、前所屯、后所屯、南马房、西马房等都驻扎着“宫卫骑军”并有东、西仓为当时储粮仓。

  元明宗和世王束太子妥贴木耳,曾在此设坞造船,故名太子坞,又称太子府,俗称太子务。村西南隅旧有凤凰台高数丈,青苔叠翠。旧有宫殿,为贞裕徽圣皇后迈来迪来此看望太子的居所,后来宫殿毁于战火。殿毁台存五色土层,层次分明,每层有一尺多厚,台下四周,有数个丈许的孔洞,环台有崎岖小路直通台顶,台上草木葱笼。台下南面有池塘一区,水深数丈,面积十余亩,冬夏不枯。此处,曾为武清六景之———凤台春晓。旧时,常有“游僧裹粮往访”。帝后及州县官吏也常来此春游赏景赋诗。明天顺二年(1458)英宗武清视水,曾登临凤凰台,弘治十一年(1498)翰林院编修,邑人孙清来此游春,触景生情,在一首诗中吟道:

  邑南半舍古遗台,闻道当年有凤来。

  仰止若山临梵宇,高登为阜近僧斋。

  城边芳草随时长,路侧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