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文学风格的多样性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20:22:30
根据作家布封的一句话,一个大作家绝不可以只有一颗印章,来分析文学风格的多样性,谢谢啦

每一颗印章代表一种风格,一个成功的作家,绝对不应该只是留下一种烙印,不仅应该从纵向上对自己擅长的文风加以深化,同时也应该纵横向上对不同的文风进行尝试!

希望能帮到你。请注意鉴别回答先后,以免给剽窃者以可乘之机!

一、说明
(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文学一般原理概述,重在探讨文学活动的基本性质与基本特征,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所有文学课的理论基础,也是中文学科的基础理论课之一。本课程54学时,3学分。
(二)编写依据: 以马克思主义文学观为指导,以21世纪文学新学科、新观点、新方法为视域,以文学历史与当前文学发展的现状为实践基础,结合、反映文学现实而又指导文学现实。
(三)目的任务: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文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提高鉴赏、分析、评论文学作品和研究各种文学现象的能力,为学习其它课程和今后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打好理论基础。
(四)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文学风格的多样性首先来自作家个人个性气质的多样性。前面讲到,影响文学风格的因素之一是作家个人的气质性格,而作家的气质性格是多种多样的,这就势必使得文学风格呈现出多样性。 就拿唐诗来说,既有《春江花月夜》的华丽典雅,又有《登幽州台歌》的悲酸苍凉,既有《北征》的平易直白,又有《蜀道难》的雄浑奇崛。既有“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闲适安逸,又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苍茫寥廓,既有“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清新明快,又有“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的奇特精巧。而这多种多样风格的形成,都与作者个人的自然性情不无关系。再看宋词,
文学风格的多样性也来自作品所采用的题材的多样性。文学作品所描写的题材是丰富多采、摇曳多姿的,因之表现这些题材的文学作品也不可能只有同一种风格。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每一个作家都有自己感兴趣的题材和熟悉的领域,因而他们在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不同,其风格特色也就迥异其趣,他说:“他们对自己面前遇到的一切任何形象并不是同样乐意地用来填补自己的想象;他们的目光特别仔细地审视他们最感兴趣的那个生活领域的特点。……心理分析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向:有的诗人最感兴趣的是性格的勾描;另一个则是社会关系和日常生活冲突对于性格的影响;第三个诗人是情感和行为的联系;第四个诗人则是激情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