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对石勒有什么评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1 13:05:15

石勒(274-333年),字世龙,上党武乡人,羯族,是十六国时期后赵国的建立者。石勒少年时耕田行贩,生计穷困。后被并州刺史司马腾捉住,贩为奴。刘渊起兵后,他带着十八骑参加汲桑领导的牧人起义军。汲桑命石勒以石为姓,以勒为名,“石勒”的称谓即始于此。汲桑自号大将军,封石勒为扫虏将军起兵反晋。大败晋新蔡王司马腾的将领冯嵩,长驱直入城中,杀死了司马腾。晋东海王司马越兴兵讨伐。汲桑、石勒大败,汲桑被杀死。石勒投奔了刘渊,被封为安东大将军,转战冀、并、幽地区。永嘉五年(311年),石勒诱杀了自己的劲敌汉国大将军王弥,阻止了汉国在黄河下游的活动。后来又于314年、318年先后消灭了西晋王朝在北方的残余势力幽州王浚和并州刘琨。这样,石勒完全具备了与汉国相抗衡的力量。318年,石勒攻入汉国都平阳,焚烧了宫室,同刘曜断绝了君臣关系。319年,刘曜建都长安,改国号为赵(前赵)。石勒也自称赵王(后赵),建都襄国(今河北邢台)。双方的交战成为当时的主要战乱。328年,石勒杀刘曜,灭前赵,两年后自称皇帝,年号建平。至此,石勒暂时统一了中国的北部(东北的燕除外),与东晋以淮水为界,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形势。333年石勒病死。

石勒的军事思想是:主张在割据斗争激烈,自己力薄难于独立时,要依附强者,以图发展;重视根据地建设,以安境息民,课农造舟,广储军备,扩充兵员;广泛争取和使用人才,集有识之士为"君子营",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注重军事教育,培养军事人才。注意借鉴历史经验教训以指导自己的行动。在战争指导上,主张利用矛盾,分化敌人,击敌要害,诡道取胜。反对过早称王而四方树敌,或杀一人而结怨一国。在作战指挥上,或探敌虚实,集劲旅击其精锐;或卑辞骄敌,伪示怯弱,乘敌懈怠而奇袭之;或诱敌轻进,设伏夹击等。在不利时则知难而退,保存实力。体现出根据敌情灵活用兵的思想。其劲敌刘琨推崇他:“攻城野战,合于机神,虽不视兵书,暗与孙、吴同契。”(《晋书•石勒载记》)其军事实践所反映出来的用兵艺术丰富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宝库。

毛泽东对石勒的评价有二:
一、“老粗出能人”

毛泽东说南北朝和五代十国时期的几个有名的帝王,如后赵王石勒、宋武帝刘裕、后梁太祖朱温等,都是行伍出身,但却声明显赫。古今也有不少成功商人和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