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亭名人有哪些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15:17:56

寒浞
  寒浞,又名韩浞,传说中的夏代东夷族首领,原生活在寒(今山东潍坊市驻地东北),后被其君伯明赶走,又投奔后羿,后羿用他作为助手。后羿在推翻夏代国君帝相后夺取了王位。因后羿在位时不理朝政,寒浞乘机夺得了政权,定都于寒亭,称寒国。寒浞父子在位60多年。甲辰时,又被帝相之子少康纠合同姓部落讨伐,寒浞之子寒浇被杀,从此寒国灭亡。

  孔融
  孔融153-208),汉末文学家,字文举,曾任鲁国北海相,当时称做孔北海,又曾任过少府,大中大夫之职。
  孔融少聪明,家喻户晓的"融四岁,能让梨"就是他小时候的故事,孔融是东汉末年的一代名儒,继蔡*为文章宗师。孔融亦擅诗歌,被誉为建安七子之首,魏文帝曹丕曾悬赏征募他的文章。
  曹操迁献帝都于许昌,征孔融为将作大臣。在许昌,孔融不满曹操的雄诈,屡次触犯,被曹操进奏免官。不久,孔融复拜大中大夫,退居闲职,好士待客,座上客满,奖掖推荐,声望甚高,终为曹操所忌,被枉状构罪而害死。
  孔融的诗,颇露锋芒,个性鲜明。其《临终诗》云:"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辞无忠诚,华繁竟不实。"诗中孤愤之情溢于言表。孔融 原有集,已散失,明人辑有《孔北海集》。

  徐干
  徐干(170-217),字伟长,东汉末北海郡(今寿光境)人,哲学家,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自幼勤奋好学,15岁前就能"诵文数十万言"。由于他"发愤忘食下帷专思,以夜继日"。在20岁前便能"五经悉载于口,博览传记,言则成章,操翰成文".
  徐干所处的时代,正值汉灵帝末年,宦官专权,朝政腐败。徐干轻功忽禄,专治于学,曹操曾两次要他为官,皆称疾不就。曹丕论徐干:“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矣!”
  徐干擅长辞赋,能诗,其五言诗,绝妙当时。曹丕极为赞赏,曾说:“干时有逸气,干之《玄猿》、《漏*》、《圆扇》,虽张(衡)、蔡不过也。”现存传世之作《中论》,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哲学思想及文章风貌。其中一些见解,在当时很有进步意义。如主观努力的重要性、谦虚能使人受益得到道理、博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