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7、8天的时候亲戚要“送祝米”,来源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06 02:03:27
孩子出生7、8天的时候有一个习俗,就是亲戚要去“送祝米”,不知道它的来源和讲究是什么?什么意义?

送祝米是湖北省中南部,湖南北部农村的一种习俗,按照乡俗,出嫁的姑娘生小孩以后,娘家要“送祝米”。送祝米。这个风俗是过去流传下来的。
  送祝米由来
  传说,很久以前,有个寨子里住着一户人家,男人叫大山,女人叫田妹。夫妻两个勤劳善良,恩爱和睦。大山每日上山砍柴,进林子狩猎。田妹在屋里养猪看狗,烧饭浆衣。有一年,老天爷久旱无雨,地上水干草枯,田里颗粒无收。百姓们刨树皮、挖草根,日子过得好苦。恰好田妹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生下一个儿子。大山又是喜,又是愁。喜的是有了—个儿子,好续接香火;愁的是没有东西吃,月母子身子虚弱,娃娃没奶吃,饿得呱呱喊。大山急得没法子,恨不得割自己身上的肉,让堂客发妈儿。寨子里的人家听说了大山的苦处,都在替他想法子。给娃娃缝了新衣,做了鞋帽,就是没得发奶的东西。想来想去,想到了竹子上结的米子。人们从山上摘回竹米,送给田妹煮粥吃。从那以后,只要有人家生了孩子,各家各户都去送竹米。 后来有了粮食,就送新米,送祝米就成了送米,包含贺喜的意思。后叫“送祝米”,取了谐音。
  后来,由于互相攀比,“送祝米”越来越讲究。送祝米一般在第九天进行,通称“洗九”。日子确定后,外公、外婆、舅父、舅母、姨父、姨母就要花一笔钱去“送祝米”。凡生头胎,要“抬盒”,这盒用木材做成,三格一盏,盒漆得红亮,中间一根本杠供两人抬。盒底层装槽米两斗,中层油条200根,上层装大小衣料、项链、长命锁、鸡蛋、红糖等,盒顶用绳子拴两只母鸡,外面用红纸贴封,写上喜庆祝词。启程由外公牵头,一行前往。富裕人家非常讲究,要抬“亮盒”。亮盒用玻璃镶成,内物透明,可供路人观看,以示荣华。所送除食物外,衣料是绞罗绸缎,还请唢呐送行,外公外婆得坐“椅兜子”。中下等家庭则用一担箩筐挑东西去“送祝米”,礼物数量少,质量差一些,箩筐上面放松、柏枝各一根,表示虽“清贫”,却“亲近”,要亲朋不要见笑。贫穷家庭只是用小篮子提点力所能及的东西,客套话是“不怕空手汉,只怕不来人”、“人到情到”。

  送祝米风俗
  在鲁中,鲁南,湘南,湘西,鄂西,鄂南等地,传承着一种古老朴素的育儿风习:送祝米(也称"送粥米"或"送鸡米")。小孩出生以后,其父亲或家人赶紧带上礼物去岳父母家报喜;岳父母家再约定日子,邀集一些亲友挑着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