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的政权是怎样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7 15:24:11

共和元年是公元前841年,从这一年起,周史有准确纪年可稽。东周开始于周平王元年,即公元前770年。整个东周时代大体分为春秋和战国两大时期。所谓春秋时期,本得名于传经孔子改削的鲁史《春秋》一书,原指公元前722年至前481年的一段期间;战国时期的起始,也有种种异说。为方便起见,现在学者们多借用《史记·六国年表》的起点,即周元王元年,公元前476年,作为战国之始。同样的,东周应到周赧王卒,即公元前256年终结,一般也延长到秦的统一即公元前221年。这样,东周时代和春秋、战国两时期的年代就是:

东周 公元前770—前221年
春秋 公元前770—前477年
战国 公元前476—前221年

这纯是为了便于记亿,虽然从考证角度来说是有不少问题的。

平王东迁后,周室不再有控制诸侯的力量,形成诸侯力政的局面。拥有较强经济、军事实力的诸侯国,竞相吞并邻近的弱小诸侯,周王对此无力干涉,只得予以承认。其结果是强者愈强,出现实际左右全国政局的霸者。春秋时期,习惯说有五霸,究竟指哪几个诸侯,前人说法不一。这一时期最主要的诸侯国,当推鲁、齐、晋、秦、楚、宋、郑、吴、越等,所谓五霸即指其间代兴的一些国君。诸侯国中,居处于中原一带的华夏诸国,与被视为蛮夷的楚、吴、越以及秦(秦实际上遭到歧视)又有矛盾。华夏诸侯的霸主,如齐桓公、晋文公,以匡扶王室为旗号,尽力遏制所谓蛮夷之国,特别是楚国势力的发展。

诸侯国的内部也不是平静的。和周室的衰微一样。不少诸侯国的公室也走了下坡路,政权被一批卿大夫甚至卿大夫的家臣所把持。结果有的诸侯国的君位被卿大夫取代了,有的由于几家卿大夫势力相当,分割成几个政权。诸侯与诸侯之间、卿大夫与卿大夫之间,有时联合结盟,有时纷争颉颃,更增剧了局势的复杂混乱。古人说“春秋无义战”,意即指此。由统一走向分裂,是春秋时期的总趋势。

战国时期,分裂的情况继续发展。所谓“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贪饕无耻,竞进无厌,国异政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兵革不休,诈伪并起”。这里说的“万乘之国七”,是指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