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苏洵《名二子说》全文及解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23:11:35
寻找苏洵《名二子说》全文及解释

苏洵 名二子说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

-------------------------------------------

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

车子的各部件,轮子、辐条、车盖、轸木,就像各有分职,不可或缺,只有车前的轼木没有实际用处。轼是车前的横木,乘车人可将手俯按在上面,有装饰性作用。装饰车子就是它的作用,所以,「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行文有几度曲折而后揭出正题:「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苏轼性格豪放,锋芒毕露,从不知掩饰自己的观点。自幼文亲就看清了这一特点,劝戒他多加外饰以免遭祸。这正是为他取名「轼」的初心!

天下之车无不循辙而行,但论到车的功用却没辙的份。「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不及轼」。辙无论功之福,也镇遭仆毙之祸。「是辙者,善处於祸福之间,又能勉力向前,这正是为他取名辙的深意。苏辙性格冲和淡泊,深沉不露,并能尽力王事,位至尚书右丞,门下侍郎!

原文:轮、辐(fǘ)、盖、轸(zhěn),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
  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bì),而患亦不及辙(zhé),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
翻译: 轮子、辐条、上盖、车厢底部的横木,在车上都各有职责,唯独拦在坐车人胸前用作扶手的那一条横木——轼,好像是没有用处的。即使这样,去掉轼我也从没见一辆完整的车。轼啊!我害怕的是你过分显露自己而不会掩饰外表。
  天下的车没有不顺着辙走的,而讲到车的功绩,却从来不给辙算上一份——这倒也好,假如车倒了马死了,而祸患也殃及不到辙。所以说,辙是善处于祸福之间的。辙啊!虽然没有福分却可以免除灾祸的,我也就放心了。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1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 2 列宁著作 3 斯大林著作 4 毛泽东著作 5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著作汇编 7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