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瞳孔是如何变化的?尤其是感情起伏的时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7:19:11

瞳孔的变化属微身体动作,它传达的信息是难以用意志来控制的。一般说,瞳孔放大传达正面信息,缩小则传达负面信息。例如,表示爱、喜欢或兴奋,瞳孔就会放大,表示消极、戒备与愤怒,瞳孔就会缩小。据说老一辈革命家陈毅元帅当外长时,喜欢戴墨镜,因为他眼中容不得沙,一发怒,那眼神非常吓人,但这是外交工作应该注意的,所以他喜欢带上墨镜。又据说,香港的金饰店,当你对一件饰品心动时,服务小姐就会恰到好处地走上前向你推销,其判别的依据就是你喜欢一件东西时,眼睛就会不自觉地放光。上面说的眼神其实就是瞳孔的变化,当然,这些细微的变化如果不是长期细致入微的观察积累是没法做到的,所以,关键还是应该做生活的有心人。至于瞳孔放得过大,没有光反应,那则是代表这个人挂了,至少是濒危状态了。

  古代孟子认为,观察人的眼睛,可以知道人的善恶。他说:“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膫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庚哉。“这说明,人的心底是善是恶,都能从无法掩盖的眼神里显示出来。现代研究发现:眼睛是大脑在眼眶里的延伸,眼球底部有三级神经元,就象大脑皮质细胞一样,具有分析综合能力,而瞳孔的变化,眼球的活动等,又直接受脑神经的支配,所以人的感情自然就能从眼睛中反映出来。瞳孔的变化是人不能自主控制的,瞳孔的放大和收缩,真实地反映着复杂多变的心理活动。若一个人感到愉悦、喜爱、兴奋时,他的瞳孔就会扩大到比平常大四倍;相反的,遇到生气、讨厌、消极的心情时,他的瞳孔会收缩得很小;瞳孔不起变化,表示他对所看到的物体漠不关心或者感到无聊。事实上,通过眼神来传情达意,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自然而然地运用眼神,来表达对周围一切事物的复杂情感。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会从微妙变化的眼神里真实地流露。
  眼神传递的心理,在两性关系上尤为突出。古时候,当两性相爱时,曾有“心许目成“,“暗送秋波“之词,来表达他们的情花爱果。当今,两性较前复杂,使用的词语更丰富,比如“眉来眼去“、“含情脉脉“、“眉目传情“、“一见钟情“等等。因此,眼神虽不是有声语言,但恰似有千言万语万语千言的随心传播。任何青年恋人,必然闪烁着双双美秀而深遂的眼睛,从中相互窥探会意对方内心深处的奥秘。正如古罗马诗人奥维特所说:“沉默的眼光中,常有声音和话语。“男女用眼神来传情达意的方式是丰富多彩的。对异性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