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E抗原?请重点解释一下“E”的含义 ?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9:16:57

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一般通称e抗原。它来源于乙型肝炎病毒的核心,是核心抗原的亚成分,或是核心抗原裂解后的产物。e抗原是可溶性蛋白。当核心抗原裂解时,可溶性蛋白部分(即e抗原)就溶于血清中,存在于血液循环中,若取血化验就可查出来。核心抗原在病人血清中查不到,仅在肝细胞中才能查到。故查出e抗原,其意义就等于查出核心抗原,表示病毒复制活跃,并且传染性较强。一般HBsAg(+)的人,用比较敏感的固相放射免疫法检查e抗原,可有 61%的人HBsAg(+)。而如果HBsAg(+),其意义与在血中存在病毒颗粒,或在血中查出乙型肝炎病毒DNA或核心抗体IgM相同。

E的意思
截至1971年,已知澳大利亚抗原即系HBV的衣壳(表面抗原),而核心部分(核心抗原)含有能复制病毒的DNA,Dane颗粒才是完整的乙肝病毒。此时人们以为对乙肝病毒的认识已经完成,但1972年,瑞典科学家Magnius在对5名疑为肝炎患者的血清与澳大利亚抗原携带者的血清进行对流免疫电泳时,发现其中3人出现了沉淀线。起初以为这5人中的三个人是含有澳抗新的亚型,因当时已知有a,d,r,x等四个亚型(以后确定为a,d,r,y,w等亚型),认为这个新的亚型是第五个亚型抗原,故称其为e抗原(J Immunol 1972;109:1017~1021)。经过不少专家后续研究,证明Magnius等发现的e抗原并非澳大利亚抗原的亚型,乃是一种新的可溶性抗原,既不同于澳抗(表面抗原),又不同于非可溶性的核心抗原,是一种具有不同性质的HBV的抗原,命名为HBe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