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知足者常乐”的来踩!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3 00:13:19
“知足者常乐”出自那部古文,它的前或后半句是什么?
请问“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是何意???而且感谢回答者:轻风☆残叶。

出自 老子·李耳《道德经》: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四十六章),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四十四章)。

“知足者常乐”这句话在中国已经流传甚广且由来已久了。它逐渐演化成一种处世哲学。
中国道家所推崇的是:清净无为,闲适散淡。而知足长乐在某一种程度上也印证了这一观点。

东汉年间张道陵开创道教,以道家学说为根本,四处传道。于是“知足者常乐”就四处流传开了。

老子·李耳《道德经》: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在老子看来,天下最大的祸患莫过于不知足,最大的罪过莫过于贪得无厌。不知道珍惜现有的,过分地追逐名利,势必招来灾祸和不幸。好名之人必为虚名所苦,重利之人必为贪利所困。人的欲望有如无穷的沟壑,因而得寸进尺,得陇望蜀。一个贪得无厌的人,你给金银他还怨恨得不到珠宝,你封他公爵他还怨恨没封他侯爵,即使是作了宰相,他还想当皇帝。为了满足贪欲,他势必利令智昏,敲诈勒索,虚伪欺骗,进而不择手段,残害无辜,最后自掘坟墓,自酿苦酒。基于此种认识,老子十分推崇知足,认为知足而不受侮辱,知止则没有危险。一个知道自我满足的人自会“甘其良,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老子》八十章),因此“知足者富”。事物的发展变化总是物极必反,爱惜过分,浪费也越大,收藏越多,损失也越重。“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老子》九章)若是自满自夸,不如适时而止,因为水满自溢,过于自满的人,必会跌倒。若常显露锋芒,这种锐势总不能长久保住,因为过于刚强则易折,惯于逼人,必易遭打击,金玉满常的人虽然富有,但却不能永久保住他的财富;而那持富而骄的人,最后必自取其祸。只有功成身退,含藏收敛不自满,不自骄的人,才合乎自然之道。由于知足可以长生,老子进而提出委曲求全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老子》二十二章)。认为委曲反而可以保全,弯曲反而能够伸直,低下反而可以充盈得益,破旧反而可以生新,少取反而可以多得,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