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土地不计提折旧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2:40:25

土地不进行折旧的原因是土地没有损耗,无需进行折旧。

  折旧是指资产价值的下降,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
  无论在企业核算还是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折旧都指:在所考察的时期中,资本所消耗掉的价值的货币估计值。在国民收人帐户中也称为资本消耗补偿。

  折旧是固定资本在使用过程中因损耗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那部分价值的一种补偿方式。固定资本的物质形态在报废之前是在生产中长期被使用的,它的价值却是按照其在生产中的损耗程度一部分一部分逐渐地转移到产品中去的。
  为了保证再生产的正常继续进行,必须在产品销售以后,把那部分已经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固定资本的价值,以货币形式提取并积累起来,以便若干年后即在固定资本价值全部转移完毕时用于更新固定资本。
  这种按固定资本的损耗程度进行补偿的方法就称为折旧。

土地是一种无形的资产,从奴隶主社会以后。土地所有权不再是以往的所有制,反而言之,它成了一种公有制财产。
它的价值也是一种无形的。没有新旧之分。
在会计学而言:它不属于固定资产,相对来说,不能计提折旧。

土地不能计入固定资产,怎么计提折旧呢?

迄今为止 在CN的土地都是国家所有,任何企业和个人都只有使用权(在无形资产中体现)而没有拥有权,所以只存在无形资产摊销,而不存在折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