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为什么又叫吕尚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20:48:45

吕尚 姓姜,名尚,字子牙,东吕乡东吕里人(今日照市东),其先祖伯夷掌管四岳有功,封于吕(今河南宛县),子孙从封地改姓,故名吕尚。
pppp吕尚饱学,深明兵法战策,但家极贫。曾去殷商都城朝歌求仕,不成,乃辗转去陕西,在渭水兹源钓鱼为生。约在公元前1123年(帝辛三十一年),当他80岁时,遇见了西伯侯姬昌,姬昌认定他是当代难得的贤才,便礼聘他为专管军事的“师”,又因为吕尚是自己祖父生前日夜想望的人,便又尊称为“太公望”。姬昌死,儿子姬发继为西伯侯,尊吕尚为“师尚父”。姬发立十一年,在吕尚的辅佐下,消灭了殷纣王,建立了西周王朝,即位为周武王。为了镇压东方的蒲姑(今博兴)、奄(今曲阜旧城东)、莱(今高密、昌乐)、纪(今寿光)等夷国,开拓山东疆域,封吕尚为齐侯,都营丘,是为齐太公。
吕尚至齐地后,简化礼仪,循应民俗,提倡工商,发展渔盐,齐国于是民附国固。
吕尚著有《阴谋》3卷(一说36卷)、《阴符钤录》1卷、《金匮》2卷、《六韬》6卷。

吕尚就是姜子牙,东海海滨人。他的祖先曾经辅佐禹治理大水,因功封于吕,所以以吕为氏,而他的姓则是姜。中国古代的姓是母系氏族的产物,所以“姓”即“女生”,后来在一个姓中又以男性为主有了氏,到春秋战国以后,氏越来越多,姓和氏逐渐合二为一,就是现在所说的姓氏。

吕尚因为在周初做过太师,尊称“师尚父”,因而得名“吕尚”。因为《封神演义》的影响,我们还是喜欢称他为姜子牙。

吕尚曾经非常穷困,年纪很大了,还常到渭水之滨垂钓。一天,文王将出外狩猎,占卜得到:“捕获的不是龙、不是虎,也不是罴,而是独霸天下的辅臣。”于是,文王西出狩猎,果然遇吕尚于小溪之上。两人谈论之后,文王大喜,说:“我的祖先曾经预言说:‘将来会有圣人到达周邦,帮助周国振兴。’难道说的就是您吗?我的祖先太公盼望您已经很久了。”于是称吕尚为“太公望”,立为周之国师。这就是太公垂钓的故事。

不久,商纣王怀疑周文王欲图谋商的天下,于是将周文王拘捕在都城的监狱里。这时,吕尚就广求天下美女和奇玩珍宝,献给纣王,赎出了文王。

文王归国后,便与吕尚暗地里谋划如何倾覆商朝政权。为此,吕尚策划出许多兵家谋略和新奇妙计,由于这个原因,后人言及兵家权谋都首推吕尚,他便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