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子疑难杂症10年未治愈,请各位帮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22:28:17
初中时一次游泳后开始出现症状,当时每次脖子动的时候会发出清晰的响声(但感觉似乎不是骨头)

之后一直感觉难受,但几乎所有医生没有明确病因。2年后出现记忆力减退,左侧头痛发胀发憋,反应速度明显下降,抽象思维受到很大影响(严重时老师讲课说的话我要心里跟着默念几遍才能慢慢形成理解),而之前一直是记忆力和反应速度都很不错的(发病前成绩排名12,发病后仅经过半学期成绩变为130,明显感觉和之前判若两人)

期间做过各种治疗,北京看过北医三院3-4位专家,均说无大碍,各种片子照过不少,有说有毛病的有说没毛病的,我个人也感觉似乎毛病不在骨头而在肌肉或其他地方。有一处明显痛点在颈椎3、4节之间左侧,离颈椎很近也很深(推拿医生也说因为太深无法按到患处),另外感觉这点以及周围其他一些地方有小硬块限制活动,左右活动时有明显阻挡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脖子难受影响反映及思维的现象在16岁后就一直贯穿生活,但一年中会偶然2-3次感觉突然压迫感消失,脖子虽然肌肉还有限制但头脑反应力和思维突然豁然开朗,完全没有压迫感和发憋发闷的感觉,脑子也突然觉得好使了。但这种情况一年中几乎很少发生。

到现在似乎是好了一些,因为已经过去了10年,可能身体也在逐渐的自我协调。感觉不像16-20岁那时候那么难受了,但是各种症状还在,只是减轻了一些。记忆力很不好,常常事情刚发生马上就忘。另外还是感觉有压迫感,有时左侧头疼,眼涨。

这么多年没治好,个人觉得也有医院原因,感觉在大医院那些专家基本上都是看大病的,比如增生阿错位阿什么的,像我这种二十来岁大步走着进去的年轻人,他们大多是不在片子上多看几眼的。其实有很多像我这样有一些亚健康状况的人非常非常需要得到医生们的认真帮助,因为虽然在他们看来不严重,但是痛苦却是一样的,因为这个毛病,我的人生轨迹完全改变,现如今为了生存还在干我最不适合的电脑操作伏案工作,每天都会在痛苦中度日,勉强支撑自己的生活。

我属于偏瘦型,肌肉比较硬,韧性不好(感觉有的人肌肉按上去比较软),脖子相对其他人比较长,且一直是伏案工作。这么多年过去了,能够治好这个毛病一直是我最大的梦想,真心希望能够得到您的建议,衷心感谢!!

一、颈型颈椎病
(一)症状
主要表现为颈部的酸、痛、胀等不适感,以青壮年为多见,常因长时间低头工作而加重,休息后可缓解或自愈,可反复发作。
( 二 ) 体征
颈部肌肉的拘紧,有压痛,压痛点常在肌肉、关节突、项韧带等。颈部的活动范围多无明显障碍。
二、神经根型颈椎病
( 一 ) 症状
主要表现为颈神经根性疼痛,伴有颈神经根分布区域 ( 上肢 ) 的感觉异常,如麻木、痛觉过敏等。病人开始发病多为颈肩疼痛,然后在短期内加重,并向一侧上肢或双上肢放射传导,放射疼痛范围根据受压部位的不同而表现在相应的支配区域。多发于 30 岁以上,并因劳累和感寒加重或复发。
( 二 ) 体征
颈神经根支配区皮肤感觉减弱或过敏,肌力下降,肌萎缩,颈部活动受限,棘突及肩胛内上角压痛,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压颈试验阳性。
三、脊髓型颈椎病
( 一 ) 症状
1 .锥体束症状因锥体束的直接受压或血供减少所引起。表现为肢体麻痹,拘紧,手足笨拙无力,上肢不能做精细动作,握力差,下肢乏力,步态不稳,易跌倒,走路有踩棉花感,胸腹部的束带感等。轻者影响生活,重者造成瘫痪。按受压的部位和受压的程度不同,其临床表现极为复杂,以下是其常见的几种类型:
(1) 中央型 ( 上肢为主型 ) :主要由于脊髓沟动脉受压或遭受刺激所致的脊髓深部 ( 近中央管处 ) 先被累及,上述锥体束症状先从上肢开始,以后波及下肢。上肢的表现如上举无力,力量减弱,手中持物突然失落,并有肌肉的萎缩,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腱反射亢进或消失,或有 H0fflnann 征阳性。一侧受压则表现一侧症状,双侧受压则双侧出现症状。
(2) 周围型 ( 下肢为主型 ) :压力作用于脊髓表面,症状先出现于下肢,当压力持续增加波及深层时,则延及上肢,但其程度以下肢为重。常表现为双侧或一侧下肢力量减弱或僵硬,行走笨拙或行走不稳,有踩棉花感,易跌倒,查体可见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肌力下降,膝反射和跟腱反射亢进,甚至有髌阵挛、踝阵挛等。
(3) 前中央血管型 ( 四肢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