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凇沪会战的故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2:33:34

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日军屡受重挫,不断增调援兵。10月26日,日军攻占了大场、江湾、闸北、庙行地区,企图切断闸北、江湾中国军队的后路,形势十分危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决定将主力撤至苏州河以南阵地。谢晋元受命率第五二四团第一营官兵411人向南推移,留守闸北,掩护大部队撤退。谢晋元带领部队穿过敌人猛烈的炮火, 于27日凌晨2时进驻苏州河北的四行仓库,由于四行仓库的西面和北面已被日军占领,东面和南面是公共租界,与未被占领的中国地界完全隔绝,成为一个“孤岛”,进入四行仓库,也就成了孤军。
从部队进入仓库时起,谢晋元就开始进行周密的部署,士兵将底层门窗全部用仓库内部装大豆、小麦的麻包堵死,二楼以上窗口堵塞一半,以便于射击,每个窗口派两名战士,昼夜执勤,随时打击日军的进攻,二楼架设机枪警戒,并保持与对面桥头堡的英军通话。谢晋元还组织了敢死队,严阵以待,随时准备与日军决一死战。他激励全体官兵说:“仓库就是我们的最后阵地,也可能是我们的坟墓,只要我们还有一个人,就要同敌人拼到底!”27日中午,上千的日军进犯,他沉着应战,激战一天,毙敌80余名。

随后两日,日军动用飞机、坦克,连续向四行仓库发动猛烈进攻。谢晋元率部凭借坚固工事,顽强抵抗,屡创日军。经过三昼夜浴血奋战,将士们已疲惫之极,但士气仍然十分高昂。谢晋元在阵地上赋诗一首激励将士:“勇敢杀敌八百兵,抗敌豪情以诗鸣;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倭奴气不平。”30日,日军调集精锐,组织了新的攻势,向仓库发起总攻。这时谢晋元已经几天没有合眼,面颊凹陷,满眼红丝。他仍然站在第一线指挥战斗,再次遏制了日军的攻势。四行仓库在战火中巍然屹立。

谢晋元率军死守危楼,誓不投降的消息,迅速传遍上海,为国内外瞩目,赞誉他们为“八百壮士”。每天从早到晚,数以万计的群众,不顾北岸日军的流弹四射,纷纷聚集在苏州河南岸,表示对“八百壮士”的尊敬和关心。10月28日黎明,女童子军杨慧敏把一面国旗裹在身上,冒着生命危险,冲过火线,献给八百壮士,表示全市人民的崇高敬意。“八百壮士”将国旗在仓库大楼楼顶高高升起,隔河观望的群众无不拍手欢呼。不久,以《歌八百壮士》为题的歌曲也创作出来:“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宁愿死,不退让;宁愿死,不投降!同胞们起来,快快上战场,拿八百壮士做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