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味故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20:12:10

古代避讳的笑话
古代人讲“避讳”,即子女避祖、父名字讳,臣民避君王名字讳。一般
地说,是在写文章、谈话时避开要避讳的字,通常是用其他字来替换。普通
老百姓的避讳还好办,而帝王的避讳可没有商量的余地,它带有强制特点,
弄不好就会被杀头。
由于皇帝的避讳如此神圣不可侵犯,结果造成了一个个让人喷饭的笑
谈。
晋文帝名叫司马昭,那么“昭”字别人谁也不许用,于是,连古代的王
昭君也得改名,叫“王明君”。
晋愍帝叫司马业,那么“业”字就为皇帝独霸了去,甚至连地名“建业”
(今南京)也改名叫“建康”。
唐高宗叫李治,“治”字就变成皇帝独有的字,而且和“治”同音的字
也得改。在行文中凡是遇到“治”的字都改写成“持”“理”等同义词的字。
而“稚”字因和“治”同音,凡是用“稚”的地方,都必须用“幼”来代替。
好在汉语当中同义词较多,否则真不知如何办才好。
唐高宗的太子叫李忠,那么“忠”字也得避讳。朝中实行多少年的官职
名“中郎将”,也奉命改为“旅贲郎将”。
以上避讳是皇帝或太子的名字,还好理解,发展到后来,甚至连皇帝的
姓、属相都要避讳,这一下子更出了许多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宋徽宗因为属狗,因此天下的狗便走了运,有旨禁止天下杀狗。
元仁宗因为属鸡,降旨禁止在大都市内提到鸡。从此买鸡卖鸡,都得抱
鸡而行,以示对“鸡”字的尊崇。

参阅<<二十五史智慧大全>>

苏东坡和佛印坐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