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术语:到底是卧果还是窝果啊?另外,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07:05:59
其他运动中有这个术语吗?
是音译还是意译?还是中文自身的词组?总感觉这个词组怪怪的。

卧果(spike in the block),指攻手来球从拦网手与拦网手方的网之间下落。造成这一失分的主要问题是拦网队员的手与球网的距离过大或者起跳拦网时间过早造成的。卧果是排球专用术语,来源于球与网位置的关系的现象。

卧果。就是对方来的球从拦网手与网之间下落。造成这一失分的主要问题是手与球网的距离过大,起跳拦网时间过早造成的;

拦网最容易犯的几个错误是什么?

拦网成功率高,对于打击对方的进攻气势,提高本方的战斗士气和战斗力,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如果一个队,没有拦网,或者拦网组织不力,就象家里失去大门一样,别人可以长驱直入。拦网是非常讲究技术与技巧性的,在拦网过程中,一般地,容易犯以下几个错误:

1)触网。准备动作不足,身体起跳前倾,手臂下压,拦网队员相互挤位,下落时身体过于放松等都会造成触网犯规;

2)卧果。就是对方来的球从拦网地手与网之间下落。造成这一失分的主要问题是手与球网的距离过大,起跳拦网时间过早造成的;

3)打手出界。对方使用了拐腕的击球技巧,本方队员拦网起跳时间晚,集体拦网没有同时起跳,手型不好都是都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

4)没拦住。虽组织了拦网,但仍然没能碰到球,主要是起跳时机不对,或者没有封死对方的进攻线路(主要应封对方的直线进攻和斜线进攻);

5)下压犯规。当看到对方来球时,一心就想尽快地搞死以求得分,因此,心里一急,动作就变形,手腕明显有下摆的动作将球压向对方,这时,裁判员会毫不迟疑地判拦网队员违例;

6)过网击球。在对方的球还没有过网时,就用手去击(碰)球,尤其是干扰对方组织进攻者的传球,或者用手过网去封盖对方向上的球,都属于犯规。
参考资料:http://www.hxwcn.com/bbs/printpage.asp?BoardID=6&ID=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