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里有多少宫9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02:36:42

故宫里最吸引人的建筑是三座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它们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第一座大殿太和殿是最富丽堂皇的建筑,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殿高28米,东西63米,南北35米,有直径达1米的大柱72根,其中6根围绕御座的是沥粉金漆的蟠龙柱。御座设在殿内高2米的台上,前有造型美观的仙鹤、炉、鼎,后面有精雕细刻的围屏。整个大殿装饰得金碧辉煌,庄严绚丽。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

经过三大殿后面的庭院,迎面有一座华丽的宫门,叫乾清门,是“内廷”的正门,建于明代。门前一对金狮和十个金缸相对排列。有时,清代皇帝在此举行听政仪式。门内为后三宫,乾清宫在前,是皇帝的寝宫,坤宁宫在后,是皇后的正宫,在两宫之间夹立一个亭子形方殿,名叫交泰殿,是内廷的小礼堂。后三宫东西两厢有存贮皇帝冠袍带履的端凝殿,放图书翰墨的懋勤殿,皇子读书的上书房,翰林承值的南书房。东西两侧各有四门,东有日精门、龙光门、景和门、基化门;西有月华门、凤彩门、隆福门、端则门,分别通向东六宫和西六宫。历史上习称的三宫六院,就是指的这里。

最后走到“御花园”,里面有烂缦繁枝的苍松翠柏和富有画意的玲珑假山,在富丽庄严殿堂的后面,别具一种幽美恬静的气氛。
明朝和清初的皇帝均住在乾清宫,皇后住坤宁宫,交泰殿则是皇后活动的场所。清朝后期,皇帝和皇后都搬至西六宫等地去了,最著名的是养心殿,从雍正皇帝起,这里就成为皇帝理政和寝居之所,慈禧太后也在此垂帘听政,时间长达40余年。
紫禁城被称为“殿宇之海”,总面积72万多平方米,有殿宇宫室9999间半。周围环绕着高10米,长3400米的宫墙,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

紫禁城分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武英殿为两翼;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六宫为两翼,布局严谨有序。一条从午门、三大殿、后三宫直达御花园的钦安殿和神武门的中路,构成了整个故宫的中轴。这个中轴又在北京城的中轴线上。在紫禁城中轴宫殿两旁,还对称分布着许多殿宇,也都宏伟华丽。紫禁城4个城角都有精巧玲珑的角楼,所谓“九梁十八柱”,异常美观。

6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