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寻信陵君的事迹和说明的品性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21:44:29
速寻~~~~~~~~~!!!!!!!!!!!!!!!!!!!!!!!!

信陵君窃符救赵
厚厚重重的历史长卷,五千多年的漫漫长路,史册上铭刻下了许许多多忠臣志士的英名功绩。一朝一代的变革更替,中华民族在探索与抗争中艰难前行,留下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流传至今。
小时候听过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今天重读,他作为一个千古流传的历史人物的形象更加完整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信陵君是魏昭王之子,魏安嫠王异母的弟弟。古往今来,他礼贤下士的谦逊作风和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闻名于世。当然,他就赵成功是与他的门客侯嬴、朱亥分不开的,但他之所以能够得到他们的帮助,也是因为他的礼贤下士和谦逊作风使他得以结交贤士。
为了结交隐士侯嬴,信陵君能够不顾自己尊为魏国公子的身份,更不因侯嬴仅为大梁夷门的守门人,而亲自往请。也许从某种角度看,他的“置酒大会宾客”而得侯嬴比不上刘备三顾茅庐而得诸葛亮,但在我看来,他的“执愈恭”、“颜色愈和”都足以体现他交结贤士的诚意和谦逊。正是如此,他才得以致食客三千,且不乏侯嬴、朱亥这样一些能够为他以后的事业出谋划策、生死相报的人才;也正因为如此,“诸侯皆不敢加兵谋魏数十余年”。
历史上,信陵君是和“窃符救赵”相连的。这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充分体现了信陵君不顾个人安危救之与危难之中,急人之困的义勇。魏王畏秦而不敢出兵救赵,信陵君则“欲以客往赴秦军”,就算是自不量力,他的精神也不能不令人赞赏,况且他还有那些真正愿意也能够帮助他的贤士们。所以在我看来,信陵君救找成功是必然的。没有平时的谦逊,何来食客三千,又何来成功呢?
我是欣赏信陵君的。作为流传千古的历史人物,他是成功的,而他的成功无不来自平时的积累,礼贤下士的谦逊作风是他成功的基础。于是相信成功也要靠积累,没有付出就不会有收获。
厚重的史册记载了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也见证着他的作风和品德。今天重读,也许也能悟出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