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勤》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13:56:29
完整的

【原文】

治生之道,莫尚乎勤。故邵子云:“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岁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言虽近,而旨则远矣!

大禹之圣,且惜寸阴;陶侃之贤,且惜分阴,又况圣不若彼者乎?

【译文】

谋生的道理,没有什么比勤劳更为重要的了。所以邵先生说:“一天的计划决定于早晨,一年的计划决定于春天,一生的计划决定于勤劳。”这些话虽然说得浅近,可是意义却很深远哪!

像大禹这样的人,智慧、才能如此杰出,况且爱惜每一寸的光阴;像陶侃这样的人,品德如此高尚,况且爱惜每一分的时间,又何况在才干、品德方面都比不上他们的人呢?


  
  《说勤》   俗话说:  “  一勤天下无难事。  ”  唐代文学家韩愈说:  “  业精于勤。  ”  学业  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   勤,就是要珍惜时间,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勤于实践。古今凡有  建树者,无不成功于勤。   勤出成果。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  40  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  书籍,其中作过笔记的就有  1500  种以上。司马迁著《史记》,从  20  岁起就开  始周游,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史  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歌德花了  58  年时间,搜集了大量材料,写出了对世界  文学界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  《浮士德》  。  我国当代数学家陈景润,  在攀  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的上千本有关资料,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  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  上海一个女青年坚持自学,  十年如一日,  终于考上了高  能物理研究生。  可见,  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分不开的。  古今中外概莫能  外。   勤出智慧。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口吃,  登台演讲时,声音含混,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所压倒。可是他气不馁,  心不灰,为克服这个弱点,战胜雄辩的对手,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  不管春夏秋冬,  坚持五十年如一日,  连爬山、  跑步也坚持练习演说,  终于成为全  希腊一个最有名气的演说家。  宋代学者朱熹讲过一个故事:  福州有一个叫陈正之  的人,反应相当迟钝,读书每次只能读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