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关于法律和道德的不同作用的案例啊?大家帮帮我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6:42:47

法律是道德的底线,道德是没有约束力的哪来的案例.
突然想起来了,可以去看道德观察,但是那也不是案例。

川不知不觉地长大了,川川会爬了,川川会站了,川川会牙牙学语了,川川会叫妈妈了。
川川的一周岁生日也是医院的护理人员给他过的。在此期间,川川的父母也隔三差五地来看过川川。因为不属于医疗事故,院方不答应川川父母的要求,双方一直不能达成协议。川川就一直在医院住了下来,期间的费用当然都是医院负担的。川川1岁之后,院方专门找来了一个婆婆负责照顾他。
主持人:现在对于孩子的父母来说,他们很坚定地认为如果最后认定医院没有医疗事故,那么医院就不会对自己的孩子的未来负责,他们的这个观点对不对?
王跃:其实我觉得父母有些过虑了,可能他们有一种担心,现在孩子可能还没有暴露出什么问题,那么随着他的成长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他们希望医院做出一种承诺。我们讲在医疗损害赔偿案件中,这个损害结果没有发生的话,医患双方都没有办法真正去预见今后会怎么样,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如果真的身体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个时候家属仍然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被告医疗机构来赔偿损害结果的。因为从目前的状态看,孩子并没有什么不妥。
现在对于川川的父母来说,没有医院的承诺他们就100万个不放心,所以他们采取了一个方法,就是把孩子扔在了医院,用这种方法希望给医院施压。那么川川在长大的过程当中,他的生活会不会发生改变?川川能不能顺利地回家呢?
2006年7月,四川省妇幼保健院以无因管理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川川的父母领回川川自行抚养,并要求他们支付川川住院期间的生活费用。成都市武侯区法院经过调查作出了判决,判决川川的父母将川川领回家自行抚养,并支付四川省妇幼保健院生活费,住院费共35863元。但是川川的父母接到判决后依然不想把川川接回家。
2007年春节前,川川的父母再次来医院看川川,可最终川川的爸爸妈妈还是没有接川川回家过年,还是把他留在了医院。为了让孩子能早日回家,法院执行庭的工作人员多次给川川的父母做工作,并希望他们会领回孩子。最终,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做出让步,只要川川的父母将孩子领回家,他们可以不要这几年的抚养费。2007年8月,川川终于回家了。

主持人:医院在这个诉讼当中提出来的是无因管理,我们应该怎么来通俗地理解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