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锡山是怎么死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5:16:27

不是杨锡山,是阎锡山吧!
  负隅挣扎病逝台湾

  太原解放后,阎锡山并不甘心于自己的失败。他以反共守城名将的姿态出现,编造了“太原五百完人”的谎言到处吹嘘,以捞取政治资本;又借蒋、李之间的矛盾,居中调停,得以于 6月13日出任迁往广州的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兼国防部长。他就职后宣称“以争取胜利为第一要着”,要在“束手无策,坐以待毙”的局面下,“不惜一切牺牲,不顾一切障碍,勇往直前”。还发行“银圆券”以代替如同废纸的“金圆券”;还提出了《扭转时局方案》和《反共救国实施方案》,企图在华南西南再作负隅挣扎。他派徐永昌等人飞赴绥远、新疆,阻挠和平谈判。但在人民解放军进军声中,阎锡山的负隅挣扎不过螳臂挡车而已。由于阎锡山唯蒋介石之命是从,不把李宗仁放在眼里,李宗仁与阎的矛盾日趋尖锐。李要阎辞去国防部长,阎则予以拒绝。他说:“我兼国防部长必灭亡,换人或灭亡或不灭亡,我愿意辞。即使我兼亦亡,换人亦亡,或是我兼或可不亡,换人亦或不亡,我就不辞。”但亡,我亦愿辞。假使我兼亡的慢,换人亡的快,我就不辞是他这名“国防部长”指挥的军队在人民解放军进攻下,却风声鹤唳,溃不成军。10月 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宣告成立,人民解放军入川作战,阎锡山于12月 8日带领他的“政府”从成都飞往台湾。从此,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宣告结束。

  退到台湾的蒋介石,继续沿用“中华民国”称号,于1950年3月1日宣布恢复“总统”职务。阎锡山辞去“行政院长”,获得“总统府”资政和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两个头衔,居于台北市金山之麓。他无事可做,乃从事著述,先后写了20多本小册子,其中主要的是以反共和宣扬他的“物劳主张”和“中的哲学”为内容的《大同之路》。1960年 5月23日病逝,终年77。

  阎锡山的言论汇编成册的主要有《阎伯川先生言论辑要》、《阎伯川先生抗战复兴言论集》等。

  摘自《民国著名人物传》,中国青年出版社,本文作者:刘存善

是阎锡山吧!1949年3月,人民解放军兵临城下,阎锡山逃离太原,同年5月在广州就任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长兼国防部长,1960年病逝于台北。

阎锡山,字百川,生于1883年,卒于1960年,山西省五台县河边镇(今定襄河边)人,国民党时期太原绥靖公署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