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人们怎样称呼月神,除嫦娥外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22:00:24
古人称月亮为广寒宫,起源于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只说;除此之外,月亮还有其他的称呼么?

月神可以被认为是女娲,但她不掌握月的运行

掌握月之运行的是天帝帝俊的妻子常仪女神,常仪女神生下了12个月之精灵,也就是12个月亮,每晚常仪女神都会驾驶马车将他的一个儿子送上天际,每个月之精灵在天空值班30天左右,当12个月亮都值完班以后,一年也就结束了,凡人就要欢庆新的月之轮回,在12月的最后一天守望帝俊神另一个妻子羲和女神将她的儿子金乌送上天空,象征着生命的不息.也就是过年.

随着商朝的灭亡,周民族逐渐有意识的消弭着古典神话,但一部分的神话在民间继续流传下来了,并被改编了很多.其中常仪女神在民间传说中逐渐与受帝俊神之命下界的 羿神沾上了关系.变成了嫦娥仙子.原本的驱月驾车的神性变成了奔月的传说.

这一改变应当是随着妻妾矛盾深化而产生的.<常仪(嫦娥)的小情人射杀了常仪(嫦娥)老公的另一个老婆的9个儿子>.是不是有种买凶杀人的情杀味道?

楚辞中有望舒,按现代说就是月神。
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望舒即神话中驱月驾车的神,后来成为月的代称。

在中国。古代人不认为月亮是神,因此,就不会有对“月神”的称呼。
而“太阴”等称呼是中国古代科学家对月亮的称呼。

前几天看到一个材料,里面有提到月神女娲,日神伏羲

望舒或女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