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的真实性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7 08:30:47
草船借箭的真实性到底有多大?
20条船居然能受得住10万支箭的攻击?
而且保守估计的话,起码还有30~40%的箭是没射中草人而掉入河中。
也就是说操军起码发射了13~14万支箭。
课文里说有1万名弓努手一起射箭
这得多大的射击面?
退一步,1万名是分2~3个序列依次排开,那也得是3~5千人同时射击
再有,这支队伍得多么的庞大才能有1万名弓努手,曹操总不至于把所有的军队都集合在一处吧。
以上是敝人的诸多疑惑,望高手解之!

“草船借箭”故事的历史真实性值得商榷。根据《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二》裴松之注,建安十八年正月,曹操与孙权对垒濡须(今安徽巢县)交战,曹军大败,于是坚守不出。一天孙权借江面有薄雾,乘轻舟从濡须闯入曹军前沿,观察曹军部署。孙权的轻舟行进五、六里,并鼓乐齐鸣。曹操生性多疑,见孙军整肃威武,恐怕有诈不敢出战,下令弓弩齐发射击吴船。少倾孙权的轻舟因一侧中箭太多船身倾斜有翻沉的危险,孙权下令调转船头使另一侧再受箭。很快箭均船平,孙军安全返航,曹操这才明白上当。

《三国志》的上述记述(如确实可信)表明,一是“草船借箭”的策划是孙权而非孔明;二是发生时间是在“赤壁之战”之后五年,和赤壁之战根本无关;三是周郎在“草船借箭”事件中加害孔明的罪名只能是“莫须有”的了,而周郎不幸地长期成为无辜的受害者。孔明则被人们长久以来一直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不断美化或神化着。

<三国演义>是文学不是历史,老罗的智慧和文学造诣还是非常高的。

“草船借箭”故事的历史真实性值得商榷。
最早的草船借箭首创者应该是孙坚,这在跨江击刘表中就有。根据《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二》裴松之注,建安十八年正月,曹操与孙权对垒濡须(今安徽巢县)交战,曹军大败,于是坚守不出。一天孙权借江面有薄雾,乘轻舟从濡须闯入曹军前沿,观察曹军部署。孙权的轻舟行进五、六里,并鼓乐齐鸣。曹操生性多疑,见孙军整肃威武,恐怕有诈不敢出战,下令弓弩齐发射击吴船。少倾孙权的轻舟因一侧中箭太多船身倾斜有翻沉的危险,孙权下令调转船头使另一侧再受箭。很快箭均船平,孙军安全返航,曹操这才明白上当。

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作者虚构的,小说的本性是源于事实高于事实!
就好像战争片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的,一个排挡住了敌人一个连队的进攻!这也是无法理解的啊!它的目的是要表现战士的英勇,草船借箭也是这样!仅仅是为了表现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如上面仁兄所说,草船借箭在历史上是有的!但不是诸葛亮!也没有那么夸张!

大家好有见解,我都从没想过这个问题。。。。。
只能说演义里的诸葛亮被神化了。

草船借箭是假的,有过这事,也是孙权干得,而且不是借箭而是逃跑

三国志是本好书,建议读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