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中医理论不大赞成献血?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2:10:10
高分求详细说明
还有,按中医理论,秋冬季节献血对身体有什么影响吗?

1.血为气之母,血可载气,若失血过多,会导致气大量的亡失,造成气血两虚。出现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无华,自汗等一系列症状。
2.女子以血为本。女子本身来月经就会耗伤阴血,如果又大量的献血,或者在经期献血,会导致精血的进一步丢失,会出现月经的异常,如量少,后错,质稀等。
3.中医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血属于阴,秋冬季节要特别注重保养阴血和阴精。因此,此时不能房劳过度,吃辛辣的(如火锅)可以,但也不能太多。
4.但是少量的献血还是有一定的好处,可以促进造血功能,及时的更新。女性献血比男性好补(不要太多,也不要在经期),因为女性本身有月经,机体造血功能的代偿功能要强于男性,因此,只要献血后能得到良好的调护,如吃些大枣、桂圆、当归等补益气血的食物或药物,很快就能恢复。

中医理论对人的身体比较重视,这一点从它的药理就可以清楚看到,以养为主,调动身体本能对抗疾病,鲜血无论怎么说也会造成短时间的血液不充裕,所以血液恢复前身体处于需要调理状态,中医理论就需要调解了
冬季献血使人抗寒能力下降,所以中医不主张冬季献血。从身体自身角度中医承认献血后,身体完全康复比献血前人体的健康情况要好
个人意见:少量献血还是不错的

中医讲:“亡血者亡汗”,失血会造成气虚,所以献血后一般会出现排气增多,及出汗的现象,这个阶段切记不要受凉感冒之类,否则不太容易痊愈。中医的理论是不太赞成献血的。
西医认为鲜血一次在400cc之内都不会对一般人有什么影响,所以目前国外献血都是一年两次,一次400cc,血液的流失会刺激骨髓造血细胞功能活跃,以便尽快补充损失掉的血分。所以献血后建议补充些营养,但是如果一下子补的太厉害,当然就容易脂肪积聚发胖了。个人认为,献血后正常饮食即可,没必要刻意去补什么,尤其是对于年轻人,吃补品的好处不见得就比坏处多。有时候还会适得其反。

道理很简单,中医认为人体是个密封体,里面有精气神三种东西在支持一个人正常生活,如果献血是必会泻气,所以中医不支持献血

大致同2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