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是什么时期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23:46:51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世称宛陵先生。梅询从子。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称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60卷、《毛诗小传》等。

梅尧臣
梅尧臣(一○○二~一○六○),字圣俞,行二,又称梅二十五,宣城(今安徽宣州)人。初以从父梅询荫补太庙斋郎。历桐城、河南、河阳三县主簿,以德兴县令知建德县、知襄城县,监湖州盐税,签署忠武、镇安两军节度判官,监永济仓。仁宗皇佑三年(一○五一)赐同进士出身,为国子直讲,累迁至尚书都官员外郎。嘉佑五年卒,年五十九。有《宛陵先生文集》六十卷。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三《梅圣俞墓志铭》,《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梅尧臣诗,以钟讷润先生《梅尧臣集编年校注》三十卷本为底本。《编年校注》系据宋嘉定十六年刻本(存卷一三至一八、卷三七至六○,共三十卷,简称残宋本),配以明万历间宣城姜氏刻本(简称万历本)为底本,参校明正统间宁国府袁旭刻本(简称正统本)、清康熙间梅氏重修会庆堂刻本(简称康熙本)、清康熙间商丘宋荦刻本(简称宋荦本),并吸收夏敬观、朱孝臧、冒广生诸家研究成果,以写作年代分卷,编次而成。这次整理,按《全宋诗》体例,删去原书夏敬观注和朱孝臧补注,简化校语,并参考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作了若干补正。此外,还从《全芳备祖》等书辑得集外诗若干首,编为第三十一卷。

本卷作于仁宗天圣九年(一○三一),作者任河南县主簿,秋后调河阳县主簿。《宛陵文集》原编卷一,万历本定为西京诗。

宋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