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的引力不是光都不能逃逸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8 06:31:29
大家都知道光速是先现知的最快的速度
的引力场是如此之强,就连光也不能逃脱出来
可是 为什么黑洞却可以 发光 发热
而且科学家还发现 黑洞里面在“唱歌” 是人类在宇宙中监测最低音调
那黑洞的引力不足以 将它自身所发出来的东西再吸回去吗?

我今天看了霍金的一篇文章,他说黑洞也可以向外辐射或是发射粒子,他是根据量子力学的不确定原理得出结论的。说根据不确定原理,粒子可以在短距离内以超过光速的速度运动,所以可以发射出来东东,但出来的东东和进去的东东不一样,只是能量一样。这样看来,如果一个黑洞的逃逸速度只是稍大于光速的话,那就可以有粒子逃出黑洞了。楼主的的问题我想可以用这个理由解释。不过说实话我也看不太懂

“黑洞”很容易让人望文生义地想象成一个“大黑窟窿”,其实不然。所谓“黑洞”,就是这样一种天体:它的引力场是如此之强,就连光也不能逃脱出来。

  根据广义相对论,引力场将使时空弯曲。当恒星的体积很大时,它的引力场对时空几乎没什么影响,从恒星表面上某一点发的光可以朝任何方向沿直线射出。而恒星的半径越小,它对周围的时空弯曲作用就越大,朝某些角度发出的光就将沿弯曲空间返回恒星表面。

  等恒星的半径小到一特定值(天文学上叫“史瓦西半径”)时,就连垂直表面发射的光都被捕获了。到这时,恒星就变成了黑洞。说它“黑”,是指它就像宇宙中的无底洞,任何物质一旦掉进去,“似乎”就再不能逃出。实际上黑洞真正是“隐形”的,等一会儿我们会讲到。

  那么,黑洞是怎样形成的呢?其实,跟白矮星和中子星一样,黑洞很可能也是由恒星演化而来的。

  我们曾经比较详细地介绍了白矮星和中子星形成的过程。当一颗恒星衰老时,它的热核反应已经耗尽了中心的燃料(氢),由中心产生的能量已经不多了。这样,它再也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承担起外壳巨大的重量。所以在外壳的重压之下,核心开始坍缩,直到最后形成体积小、密度大的星体,重新有能力与压力平衡。

  质量小一些的恒星主要演化成白矮星,质量比较大的恒星则有可能形成中子星。而根据科学家的计算,中子星的总质量不能大于三倍太阳的质量。如果超过了这个值,那么将再没有什么力能与自身重力相抗衡了,从而引发另一次大坍缩。

  这次,根据科学家的猜想,物质将不可阻挡地向着中心点进军,直至成为一个体积趋于零、密度趋向无限大的“点”。而当它的半径一旦收缩到一定程度(史瓦西半径),正象我们上面介绍的那样,巨大的引力就使得即使光也无法向外射出,从而切断了恒星与外界的一切联系——“黑洞”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