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帮我解释下:胃黏膜重度异型增生,高度疑及胃腺癌,谢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04:25:28
病理诊断,是胃黏膜重度异型增生,高度疑及胃腺癌;
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早癌

我想请问一下对这个诊断具体的解释,到底算不算胃癌早期?该如何治疗?

胃黏膜异型增生是胃癌的另一重要癌前病变,在癌变发生过程中,胃黏膜先出现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又称非典型或异型增生,是胃黏膜上皮和腺体的一种偏离正常方向的变化,其细胞结构介乎正常和肿瘤细胞之间。

  异型增生的主要病理形态为:①上皮细胞不典型状态,核多形性、嗜碱、浓染,核与胞浆比例增大,细胞极性丧失;②异型分化表现为分泌功能减退或消失;③黏膜结构紊乱,胃小凹不规则,腺管可见背靠背、共壁、“发芽”、分支现象或有乳头形成,可有隆起型甚至广基息肉状或平坦凹陷或呈火山口样。

  一般按其分化程度和范围分为轻、中、重三级。轻度是指炎症性和再生性良性异型增生病变;中度是不典型增生较为明显但仍为良性病变;重度不典型增生更为明显,有时与高分化腺癌不易区别。

  近年来对异型增生进一步分类,按照组织来源分为腺瘤型异型增生,来源于肠型上皮,起源于黏膜浅层,癌变后为中分化腺癌;隐窝型异型增生,起源于隐窝,为黏膜深层肠化生黏膜,分界不清,癌变后为中分化或高分化腺癌;再生型异型增生,见于黏膜缺损处的再生上皮,在缺损边缘多见,在肠化生区域再生上皮呈不成熟肠化生细胞形态,形态可多样,但起源为腺颈部的生发细胞,其癌变后为低分化或未分化腺癌。小球样和囊状异型增生,异型上皮内含大量黏液,胞体呈球形,为印戒细胞的癌前病变。

  异型增生是一种动态过程,可由轻度向重度发展,也可保持不变或逆转,重度异型增生不易逆转,可以发展为胃癌。

  初期为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你现在实际的症状要比这个重,但还没确诊为胃癌,建议到大医院复诊确定症状以确定实际有效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