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怎么是白的?雪化成水后,白色去哪里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15:42:11

这是构成雪花的无数冰晶所产生的反光造成的。由于冰对各种颜色的光的反射系数几乎都是相同的,而反射光和入射光又是完全同质的,因此在白天,雪花就是白色的。
空气非常寒冷时,云雾中的水分就会凝集到各种各样的微小的悬浮颗粒身边。不过,这种凝集过程非常之缓慢,因此水分子不会快速聚集到一起,而是形成一些非常漂亮的、表面异常平滑的晶体。随后,在风的作用之下,这些晶体在空中互相碰撞,并最终形成了絮状的雪花。虽然一个晶体的表面因为反光弱而显得透明,但多个晶体的反光则会使雪花几乎变成“镜子”。这一比喻并非夸张,要知道,刚降落的雪能够反射95%的光线!正因为如此,刚下的雪才会显得如此洁白,人们在户外参加冬季运动的时候最好要戴上太阳镜。
随着时间的推移,冰晶体会逐渐变圆,其反光能力也随之减弱。冬季过后的雪只能反射50%的光线,而春天的雪也不如几个月前刚下的雪那样有光泽。

雪花的快乐

原来我也不知道,看过后我明白了

不是白的。是透明的.雪中有小气泡,看上去白

雪花其实是由于水气遇冷凝结而成^^^
它其实是透明的,无色的,只是人的错觉罢了
呵呵^^*&%&%&^&(回答的怎么样)

应该从广的角度作一下分析。不能单纯地把颜色当作一种物质,物质显色,是由于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观察者的视觉系统而产生的印象。
不透明物质的颜色依赖于入射光的颜色和它反射到眼睛内的光的频率,透明物质的颜色依赖于它们的透射光的颜色。物质的分子结构是影响物质发色的内因,因为分子结构决定了物质对光线的吸收特性,分子结构的变化会直接影响物质对光线的吸收、反射或透射,物质所呈现的颜色便随之发生变化。
由于雪是水的固体形态,水 又是它的液体形态,它们两种形态时的分子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因而导致了它们对光吸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