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性和腐蚀性的区别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2:46:00

毒性是对有机体即生命力的伤害能力,腐蚀性则是对物质本身物理结构的转化破坏能力,腐蚀性在用于生命体的时候有时也能表现为毒性.

毒性
毒性(toxicity)是指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进入体内的易感部位后,能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力,或简称为损伤生物体的能力。也可简单表述为,外源化学物在一定条件下损伤生物体的能力。一种外源化学物对机体的损害能力越大,则其毒性就越高。外源化学物毒性的高低仅具有相对意义。在一定意义上,只要达到一定的数量,任何物质对机体都具有毒性,如果低于一定数量,任何物质都不具有毒性,关键是此种物质与机体的接触量、接触途径、接触方式及物质本身的理化性质,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与机体接触的数量是决定因素。

毒性与剂量、接触途径、接触期限有密切关系 评价外源化学物的毒性,不能仅以急性毒性高低来表示,有一些外源化学物的急性毒性是属于低毒或微毒,但却有致癌性,如,NaNO2;有些外源化学物的急性毒性与慢性毒性完全不同,如苯的急性毒性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但其慢性毒性却表现为对造血系统的严重抑制。

腐蚀
广义的腐蚀指材料与环境间发生的化学或电化学相互作用而导致材料功能受到损伤的现象。

狭义的腐蚀是指金属与环境间的物理-化学相互作用,使金属性能发生变化,导致金属,环境及其构成系功能受到损伤的现象。

先要研究被腐蚀或被毒害的对象是什么?如果是对物而言就淡不上毒性了,若对人或动物即有生物圈而言就可淡毒性了,对物而言只淡腐蚀性,例如钢铁的腐蚀、食品的腐败等,对人或生物圈而言,能破坏有生命力的细胞,让它变成无生命力了或破坏神经糸统等叫毒性,例如氯气、芥子气、光气、农药、海洛因等,若说腐蚀,不一定中毒,例如氢氧化钠腐蚀皮肤、苯酚腐蚀皮肤,只要治愈,是不会中毒的,只能说它有腐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