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灭论》的作者是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21:09:44

《神灭论》作者是:
范缜(约450—510年),字子真,南乡舞阴(今泌阳羊册镇古城一带)人。18岁时,投沛郡相县(今安徽宿县)名儒刘献门下求学。

范缜(约450~约515)

中国南朝齐、梁时思想家,无神论者。字子真。南阳舞阴(今河南沁阳西北)人。曾任宁蛮主簿、尚书殿中郎、宜都太守、晋安太守。他曾同佛教有神论者进行了两次公开的论战。范缜反对佛教因果报应说,认为人生好比同一棵树上的花朵,有的花瓣被吹到厅堂,也有些花瓣飘落进粪坑中,这完全是自然现象,毫无因果可言。对于形神之辩,他认为,形神相即,不得分离。精神离开形体,不能单独存在。著有《神灭论》、《答曹思文难神灭神》(即《答曹舍人》)。

《神灭论》是南北朝南梁儒家学者范缜的无神论作品。

范缜,中国南朝齐梁时期唯物主义大家.南阳舞阴人,著《神灭论》,进一步阐明了他的观点。

其中论证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形与神”的关系问题。他说:“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他认为神与形是两个概念,但却是结合在一起的,形是第一性的,神则是由形派生的,是第二性的。他又说:“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神之于质,犹利之于刀;形之于用,犹刀之于利。利之名非刀也,刀之名非利也。然而舍利无刀,舍刀无利。未闻刀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存?”范缜用刀与利的关系比喻形与神的关系,指明了精神对物质之依赖性,这在当时的唯物主义理论上是一大进步,有力地批判了精神不灭的思想。

《神灭论》是南北朝南梁儒家学者范缜的无神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