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核电磁脉冲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12:53:22

电磁脉冲炸弹

电磁脉冲炸弹,又称高能微波炸弹,它本身没有动力。其特点是:专门摧毁指挥、控制和通讯用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目标。炸弹上的电波发射器,可以在十亿分之一秒的瞬间放射出数十亿瓦威力的微薄,威力相当于核子爆炸所放出的电磁波。可以穿透地下防御工事,沿着电缆与空调的孔道,足以瘫痪所有的地下防御工事、电力供应、电话通信、电视传播以及计算机等系统,但是不会伤害到人的性命。

电磁脉冲炸弹被称为“电磁杀手”, 它是一种介于常规武器和核武器之间的新式大规模杀伤性炸弹。这种炸弹爆炸后产生的高强度电磁脉冲,覆盖面积大,频谱范围宽,几乎能够攻击其杀伤半径内所有带电子部件的武器系统。对于隐蔽在地下的电子系统,电磁脉冲炸弹也有办法。它产生的强电磁脉冲可以通过暴露在地面上的天线等设备产生感应电流,一直钻进地下,破坏地下设备的核心部分。

高强度电磁脉冲对电子设备的独特破坏力,是美国进行核试验时无意发现的。1962年7月,美军在太平洋中部的约翰斯顿岛进行了一次代号为“海盘车”的高空核试验,结果这次140万吨TNT当量的核试验,竟造成1400千米之外的夏威夷檀香山地区的供电网发生跳闸,连高压线的避雷装置都被全部烧毁。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相关技术的成熟,号称“电磁杀手”的电磁脉冲炸弹终于问世。

核电磁脉冲:指在核弹或其他核设备爆炸时产生的电磁波,这类电磁波会损坏周围一切的正在使用的电子设备,其范围要看核能的大小,核越大脉冲范围也就越大

电磁脉冲炸弹
电磁脉冲武器号称“第二原子弹”,世界军事强国电磁脉冲武器开始走向实用化,对电子信息系统及指挥控制系统及网络等构成极大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