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在海鲜中添加甲醛?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4:00:55

甲醛俗称福尔马林,防腐能力特别强,五万分之一的比例即可抑制细菌生长。甲醛属于剧毒化学物质,有强致癌作用。
  浸泡过甲醛的海鲜制品和水发制品残留的毒素能够对人体肝、肾等器官和中枢神经造成损害,是国家严禁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如果长时间吸入低浓度的甲醛,会产生食欲不振、头痛、失眠无力、手指震颤、视力减退等症状,并影响肝肾。吸入高浓度的甲醛,则会引起黏膜坏死和肺炎,甚至喉头水肿痉挛而窒息。只要摄入10~20毫升,即可致死。执法人员提醒消费者,购买海鲜等商品时,一定要睁大双眼。(黄清安)
  如何辨别甲醛海鲜
  鱿鱼浸泡过甲醛溶液后会变得比较坚硬、结实,颜色比平常鲜艳,表面粘液少了,鱼腥味也淡了。海蛎浸泡过甲醛溶液后,个体完整,皱褶清晰,没有或很少有粘液,汤水不浑浊。其他鱼类若用甲醛保鲜,则鱼体较清洁,坚硬,弹性比没有浸泡过的鱼好。表面上看,鱼好像很新鲜,但鱼眼浑浊,鱼眼膜模糊。虾体内有些特殊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下会变化,因此很难从外表上判断鲜虾是否浸泡过甲醛溶液。
  被甲醛溶液浸泡后的虾仁蛋白质凝固,因而整个虾仁变得坚韧、富有弹性,不易破碎,嗅之有淡淡的药水味,而且虾仁表面晶莹透亮,食之脆如海蜇,缺少海鲜特有的美味。
  除了通过视觉判断,还可以根据气味来辨别水产品是否浸泡过甲醛溶液。甲醛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水产品如果浸泡过浓度较高的甲醛溶液就会有刺鼻的味道。

防腐罗。可以让海鲜保持外貌上的美观。固定其蛋白质,不让海鲜腐败发臭,延长保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