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何时有的眼镜?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3:23:08
镜花缘是描写唐时的小说,其中已提到眼镜了。

眼镜的由来

  说起眼镜,人们似乎都很熟悉,因为它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东西。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眼镜是什么时候在我国出现的?究竟是我们自己发明的,还是像电话一样属于舶来品?
  据说,眼镜最早出现于南宋,发明家可能是南宋狱官史沆。古时候,眼镜是一个椭圆形的透镜,透镜是用岩石晶体、玫瑰色石英、黄色的玉石和紫晶等制成,跟现在我国北方依然流行的水晶眼镜相差无几。那时,人们把配眼镜看做一种尊严的象征,因为制作镜框的玳瑁被认为是一种神圣和有象征意义的动物;而透镜的材料又是选自各种名贵的宝石。所以人们配戴眼镜,常常不是为了增强视力,而是为了显示尊贵及给自己带来好运。正因为人们很少注意眼镜的实用性,再则这种眼镜价值不菲,制作也比较困难,所以眼镜在古代不能流行起来。

  近年来,我国考古工作者在扬州地区邗江县甘泉山东汉光武帝刘秀之子刘荆之墓中清理出一批珍贵文物,其中有一只小巧的水晶放大镜是一片圆形水晶凸镜,镶嵌在一个环形的金圈内,能将细小的东西放大四五倍,这种起放大作用的凸镜虽然不能说等同于眼镜,但眼镜的光学原理与此是有相似之处的,或者可以说这已是眼镜的原形了。

  有一种说法是眼镜自明代中叶传入我国,被视为珍物,然后才模仿自造,渐次流行,初名云隶(遮蔽之意),后来才称为眼镜。其实眼镜最早出现在我国,之后也有舶来品传入,随后吸取舶来品的优点,在材质、造型和制造上逐渐完善,自明清以后渐渐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