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看了电视剧〈精武门〉中讲的霍元甲和陈真,结局很令人难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17:37:47
他们牺牲的太不值!特别是陈真,完全可以保存有生力量。
历史上是怎么说。有人知道他们的真实故事吗
请解释一下

霍元甲(1869——1909)
  清末著名爱国武术家、迷宗拳大师。字俊卿,绰号“黄面虎”。祖籍河北东光,世居静海(今属天津市)。出身武术世家,父亲恩第便是一位性情慷慨、喜好交游之人,精祖传秘宗艺,名闻大江南北,人称“霍二爷”,以保镖为业。
  霍元甲幼年体弱,据说他12岁时和邻居七八岁的孩子玩打斗较力,大输。父亲考虑他学武不成,见他资质甚高,便希望他能够在“文”上有所造诣。可霍元甲偏偏自己立下志向:学武图强。每天他都偷偷潜伏在枣林中偷看父亲向兄弟传授技艺,并细心揣摩,披星戴月,苦练不辍。父亲知道后严厉斥责他,霍元甲当即表示:“我绝不和别人比武,绝不丢霍家面子。”面对霍元甲习武图强的坚定志向,父亲没有理由不给以表扬和鼓励,并从此允许他与兄弟们一道练武。
  经过十余年的苦练,霍元甲后来居上,功夫大进,技艺超过同辈,尽得七代相传的秘宗拳精髓。在继承自家功夫的基础之上,他更多方访贤问道,集百家之长,汇各派之精华,将秘宗拳发展为迷踪艺。
  1890年(光绪十六年)秋天,有来自河南的武林高手杜先生闻霍元甲父亲之名前来拜访,希望能够与霍父较量比试。父亲先让霍元甲的弟弟霍元卿与之较量,结果弟弟技不如人,饮恨败北。正当父亲准备亲自出马之时,霍元甲说:“我来陪客人走几合。”声落交手,杜顷刻倒地。从此,霍元甲在家乡一带名声大振。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霍元甲到天津卖柴,遭盘剥者十多人持械围攻,他奋力挥起扁担,逐一破之,大快人心。此后,落脚天津谋生,成为怀庆药栈掌柜。因为他可以单肩担走数百斤药担,又可以一脚踢开大石滚子,被人们尊称为“霍大力士”。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霍元甲痛斥到天津卖艺的俄国力士,一雪“东亚病夫”之耻。
  1909年(宣统元年),英国力士奥皮音在上海挑衅摆擂,污辱中华民族。霍元甲应上海武友之邀,南下上海滩与奥皮音相约比武,同时以中英文刊登广告称:
  世讥我国为“病夫国”,我即“病夫国”中之“一病夫”,愿与天下健者一试……专收外国大力士,虽有钢筋铁骨,无所惴焉……
  英国力士奥皮音对霍元甲之威名早有耳闻,未敢交手便悄然逃跑。
  不久又有自称东海、海门两师徒要求登台较技,霍元甲再三谦避,并以“余来沪与民族较长短,不与同胞自残”相劝。该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