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迟的各人资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18:36:20
急用速度啊

徐迟(1914-)学名徐商寿,南浔人,徐一冰之子。诗人、散文家。 1931年秋,徐迟考入东吴大学文学院。“九.一八”事变后,弃学北上东北抗日,行至北京受阻。 年春,借读于燕京大学。1933年12月,首次在《现代》上发表译诗《圣达飞之旅程》和诗论《诗人维祺?林高赛》。次年元旦在《矛盾》上发表处女诗《寄》。第一篇散文是《吸纸烟的人》,刊于1934年2月1日的《时代画报》上。1936年出版的第一本诗集《二十岁的人》。抗战时期,有《在前方——不朽的一夜》、《太湖游击队》、《南浔浩劫实写》等特写、通讯,并创作了《三大都会的毁灭》等小说。1943年至1945年在重庆期间,曾与马思聪一起亲聆毛泽东谈文艺问题,毛泽东给他题词“诗言志”。抗战胜利后,徐迟回家乡任南浔中学教导主任和英文教员。教学之余继续写作和翻译。解放后,出席了全国第一次文代会,在英文版《人民中国》编辑部负责对外报道。抗美援朝战争中,奔赴前方采访,写出了许多战地通讯和特写。后曾在《诗刊》社任副主编。1960年在武汉任《万里长江》编辑部主任,创作热情高涨,作品源源不断。粉碎“四人帮”后,创作出很多优秀的报告文学,其中《哥德巴赫猜想》与《地质之光》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他的作品被誉为“别具特色的科学诗篇”。 迟现为全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理事、湖北省文联副主席、《外国文学研究》主编。
(http://www.3316.com.cn/Minsu/zhejiang/200508/20524.html)
参考资料:http://www.3316.com.cn/Minsu/zhejiang/200508/20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