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说的一段柳永与苏轼词风的不同?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6 05:04:58
就是有一段文言说柳永与苏轼的词风不同,用了些比喻,有壮汉,京韵大鼓之类的意项,全部完整的这段该文言是怎么样的?

当”晚柳“,与后文东坡对照时,很容易想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这两人的相关性与对照可谓不言自明。

古人评价柳苏二人,说柳永的词适合十七八岁的姑娘手拿红牙板敲着节拍来唱“杨柳岸,晓风残月”,而苏轼的词则须让关西大汉弹着响亮的铜琵琶,敲着铮铮作响的铁板来唱“大江东去”。
。如同是滚滚长江,柳永用“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雨霖铃》)来寄托满腹哀愁,柔肠百转,凄恻动人,而苏轼则用“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古》)来表达满怀豪情,惊涛裂岸,气势如虹。同是风花雪月的爱情,柳永描绘的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蝶恋花》)的缠绵悱恻,而苏轼流露的却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蝶恋花》)的风流倜傥。同是醉人之酒,柳永有的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的空幻之思;而苏轼却作出“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处”(《念奴娇·中秋》)的疏狂之举。同是袭人之雨,柳永渲染的是“望处雨收云断,凭栏悄悄,目送秋光”(《玉蝴蝶》)的忧伤气氛;而苏轼体现的则是“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定风波》)的英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