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与白居易长恨歌的对比,急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08:55:35
离骚与白居易长恨歌的人物对比等,只要有对比就好!

“恨”为何事?“歌”如何发?
——我读《长恨歌》
邱培桐

公元806年,一个年轻的读书人刚刚从一段灰暗的日子走出,与民女湘灵相知相悦多年的他,最终不得不屈服于家庭和礼法的压力,做了不情愿的负心郎。良知无时不在拷问灵魂,悲剧,既自其始,又将苦果让他自己承当,这令他痛苦不堪。为求安宁,这个心绪灰暗的年轻人最近一些日子于佛道之间流连甚多。这一天,他走进了仙游寺,无意间走进了另外两个人的爱情故事,然后写了一首题为《长恨歌》的诗。
这位叫白居易的读书人不知道,在此后长达十二个世纪的漫长岁月中,《长恨歌》不知潮湿过多少情思迷离的眼睛,震撼过多少痴男怨女的心灵。清朝大评论家赵翼在他的《瓯北诗话》中说:“香山诗名最著,及身已风行海内……盖其得名,在《长恨歌》一篇。”将《长恨歌》推向了诗歌评论的峰顶。对于诗歌之所以具有如此之高的艺术成就与审美价值,赵翼这样说:“其事本易传,以易传之事,为绝妙之词,有声有情,有歌有泣,文人学士既叹为不可及,妇人女子亦喜闻而乐诵之。是以不胫而走,传遍天下。”
就是说,这首日后“传遍天下”,为诗人白居易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