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炯字什么,号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23:19:53
骆宾王号什么

杨炯,字盈川,如意元年(公元692年)杨出任盈川县令,由此世称杨盈川。
华阴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唐高宗显庆六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武后垂拱元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死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杨炯恃才傲物,他听说自己为四杰之一后说:“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
杨炯擅长写边塞诗,气势轩昂,风格豪放。
明胡应麟《诗薮·内编》谓“盈川近体,虽神俊输王,而整肃浑雄。究其体裁,实为正始。”
张说曰:“杨盈川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既优于卢,亦不减王也。”
有《杨盈川集》30卷。《全唐诗》存诗一卷,共33首。另存赋、序、表、碑、铭、志、状等50篇。 《郡斋读书志》著录《盈川集》20卷,已佚。

骆宾王,字观光,义乌(今中国浙江义乌)人。骆宾王出身寒门,七岁能诗,号称神童。据说《咏鹅诗》就是此时所做。 唐朝初期的著名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684年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骆宾王起草了著名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敬业败后,宾王不知所终,一说身殉,一说终身隐居。扶鸾的信众以骆宾王之忠肝义胆与文采昂扬,尊之为神,号称“南天骆恩师”,年年端午盛大奉祀。
唐龙朔初年,宾王担任道王李元庆的幕府属官。后来相继担任武功主簿和明堂主簿。
唐高宗仪凤四年,宾王升任朝廷的侍御史官职。曾经被人诬陷入狱,被赦免后出任地方官临海县丞,所以后人也称他骆临海。
武则天光宅元年,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他做为秘书,起草了著名的《为徐敬业讨武氏檄》。据说武则天一开始满不在乎,听到“入门见嫉,娥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颇有得意之色,但听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矍然为之动容,问:“谁为之?”有人告诉她是宾王的作品,她竟责问道:“宰相安得失此人” ,感叹不能为己所用。徐敬业兵败后,骆宾王逃亡,不知所终。后人因此对其生死多有推测。
《旧唐书》与《资治通鉴》都说骆宾王被杀,《新唐书》本传说他“亡命不知所之”,《朝野佥载》说是投江而死,郗云卿在《骆宾王文集》序中认为“文明中,与嗣业于广陵共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