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举例说明中国历史上的非政府组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5:03:04
是中国历史上的,现阶段的不算
稍微详细一点,我历史不大好的,谢谢了

在中国历史上,非营利组织有着极为悠久绵延的民间结社和民间公益活动的历史源流及原型。在中国古代,从先秦时代起就有“会党”、“社会”之说,民间结社在春秋战国时期颇为盛行。后汉出现政治结社—朋党,以及著名的黄巾(会党)起义。宋代在民间出现各种互助性、慈善性的“合会”、“义仓”、“义社”、“善会”等。元朝末年以白莲教为中心发动的红巾起义、自明朝以后绵延不断的各种秘密宗教和会社组织如罗教、大成教、天地会、哥老会等,直至近代的洪帮、青帮无不构成中国历史上有别于封建政府一统天下的民间社会。
从中国现代历史来看,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主要经过了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从20世纪初至1949年新中国建立。由于该阶段的中国处在各种势力相互争夺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历史时期,出现了大量的民间非营利组织。它们既是民间传统的延承,又受到西方理念和慈善模式的影响。据现有资料,至少包括了六类:
第一类是行业协会,包括各种“会馆”、“行会”等,它们是由传统
的手工业者、早期的工商业者等组成的维护群体利益和行业秩序的民间非营利组织,其中一部分是传统商会、行会的延续,另一部分是伴随民族工商业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新型行业组织。
第二类是互助与慈善组织,包括各种“互助会”、“合作社”、“协会”、“慈善堂”、“育婴堂”等,其中一部分是中国传统的互助组织和慈善组织的延续,另一部分则主要是由外国传教士所建。
第三类是学术性组织,包括各种“学会”、“研究会”、“学社”、“协会”等,其中一部分产生于清末洋务运动时期,是思想启蒙和西学东渐的产物;另一部分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是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产物。
第四类是政治性组织,如学联、工会、妇联、青年团等革命性社团,以及相反的如“三青团”、“干社”等反革命社团,还有在抗战期间兴起的各种战地服务组织、救国会等,这类组织都具有很强的政治色彩。
第五类是文艺性组织,如各种剧团、剧社、文工团、棋会、画社等,主要由文艺界人士创设。
第六类是中国近代一直被蒙上一层神秘面纱的“会党”或秘密结社,如哥老会、洪帮、青帮等,这类组织往往带有反政府的倾向,其中一部分为革命党人所利用。
第二阶段从新中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结束。
中国共产党政权建立以后,根据社会主义原则对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