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厝分房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6:13:10
有关古厝是如何分房的。闽南的古厝有哪些?很急的,望有知者在12。12号之前回答

闽南的古厝是中国儒家文化的缩影,是中国仅存的少数古民居群落。
  红砖厝是以家庭为单位,四周封闭式闽南大厝,有二进、三进,甚至有五进、七进的。一般来说,一进为门厅,二进为迎客厅或祖先牌位厅,厅两侧居室和后落均住人,有一定的私密性,外人是不能随意进出的。进前有左右两厢房,一般用作厨房和储存草料工具等。进两旁外侧,通常各建一条狭长的房子,称为"护厝",也叫护龙。厅堂多为三间七架(间,面宽的单位;架,进深的单位),间架多寡是主人身份地位的象征。进与护厝之间有过水廊连通出入,结构完整。大门进去,有前院,深井(闽南语译过来的,和表面意思不一样,指的是天井,采光的一个地方)两边是护廊,穿过天井就是正厅,左右是东西两厢,是正房。大厅后面就是后院。闽南古厝砖瓦主要为红色,红砖白墙,所谓“红砖文化”。闽南古厝都有两个“飞檐”,上面常雕有龙、凤等形象。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规划,闽南的红砖民居已经越来越少,令人惋惜。目前,在海沧、青礁、新安、霞阳、院前、锦园和同安的村落内,仍有相当数量保存完好,尤以新安为最。其中最著名的有王氏十八间厝,山后民俗文化村的十八栋厝,是金门侨民扬眉之作。十八栋闽南古厝,连厝成村。清同治年间,族人王国珍东渡日本,经商致富,其子王敬祥继承父业。基于"回馈家乡,安定故里"的心愿,王氏父子号召族人,辟建族居、祖厝,总计二落大厝十六栋、三落乡塾及二落宗祠各一栋,合称"十八间厝"。其他还有永安居、福安居、润德居、麻竹寮黄氏古厝、德邻居、兴顺居、深坑黄氏古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