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强县的标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1:19:12

发展是评定百强县的惟一标准
  从2000年开始,国家统计局每年根据全国2000多个县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从发展水平、发展活力、发展潜力三个方面对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进行测算,以客观评估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更为科学地描述县域发展轨迹,并根据测算和统计结果,公布综合发展指数前100位县以及重要单项指标前100位县。

  百强县大多落户“三大圈”

  广东顺德、江苏昆山、江苏江阴、江苏张家港、江苏常熟、广东南海、浙江萧山、江苏武进、江苏吴江、浙江绍兴分别排在今年中国县域经济最发达的前十强。广东的顺德连续四年稳居榜首,江苏凭借强劲的苏南板块在前十强中占据6个席位,而浙江以遍地开花、蓬勃发展的民营经济为后盾在百强中占据了最多席位。

  2004年度百强中有84个县分布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三大圈”中,其中47个县属于长三角地区,15个县属于珠三角地区,22个县属于环渤海地区。不属于上述三个地区的县也主要分布于大城市周边、交通要道和口岸地区。86个县分布于平原和浅山丘陵地区。农业生产大县也占据了相当的比重,蔬菜、水果生产大县约占一半左右,肉类生产大县占三分之一。

  从连续几年的测评结果看,各地区在指数前100位中席次的增减以及县域在指数中序列的进退,主要反映了各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但与县域区划改变也有一定的关系。例如,广东南海、浙江绍兴在前十强中的位次的改变,主要由于发展水平较高的乡镇划归周边城市造成了经济总量和平均水平下降。

  百强县全面改观县域风貌

  百强县投资活跃,出口强劲,发展充满活力。2003年,百强县县均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7.9亿元,县均贷款余额11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达到1.5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3%、37%、46%。县均出口总额达到6.5亿美元,比上年增加了41%。

  据统计,2003年百强县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91.6%。农林牧渔劳动力在所有劳动力中的比重为38.4%。规模以上企业个数达到37344家,销售收入达到22000亿元。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百强县一般都确立了自己的强势产业,从农产品加工业到制造业,从普通工业到高科技产业,百强县根据自身条件,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