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屏的响应时间是表示什麽?高低哪个好?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01:28:32
如题

响应时间的概念

所谓响应时间是液晶显示器各象素点对输入信号反应的速度,即象素由暗转亮或由亮转暗所需要的时间。我们常说的25ms、16ms就是指的这个响应时间。响应时间越小则使用者在看动态画面时越不会有尾影拖拽的感觉。其原理是在液晶盒内施加电压,使液晶分子扭转与回复。

一般将响应时间分为两个部分:上升时间(Rise time)和下降时间(Fall time);我们所说的响应时间指的就是两者之和。在LCD市场推广的早期阶段,某些不规范的厂商常常混淆概念,把上升时间或下降时间作为当作全部的响应时间以提高产品规格。随着LCD越来越普及,消费者对于LCD产品的知识也越来越了解,这种混淆概念的行为显然会越来越没有市场了。

响应时间的重要性

响应时间为何会对显示效果有重要影响?这还要从人眼对动态图像的感知谈起。大家知道,人眼存在“视觉残留”的现象,也就是高速运动的画面在人脑中会形成短暂的印象。动画片、电影等一直到现在最新的游戏正是应用了视觉残留的原理,让一系列渐变的图像在人眼前快速连续显示,便形成动态的影像。人能够接受的画面显示速度一般为每秒24张,这也是电影每秒24帧播放速度的由来,如果显示速度低于这一标准,人就会明显感到画面的停顿和不适。按照这一指标计算,每张画面显示的时间需要小于40ms。这样,对于液晶显示器来说,响应时间40ms就成了一道坎,低于40ms的显示器便会出现明显的“拖尾”或者“残影”现象。
响应时间当然是越低越好.

响应时间指的是晶极管颜色变换的速度,速度越快就越看不出转换屏幕的残影,响应时间越小越好,小于十二毫秒才算合格

*ms,数字越小越好,响应慢的游戏或者播放电影时容易出现画面的拖尾,就是拉成一条条的颜色.....(解释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