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篇关于歌剧白毛女的文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0 17:42:12
是中国歌剧白毛女

歌剧《白毛女》创作传奇

“鲁艺”——鲁迅艺术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一所综合性艺术学院。由“鲁艺人”创作的歌剧《白毛女》可以称作解放区的文艺标志物,它唱红了延安、陕北、解放区甚至全中国。
1944年4月,“西北战地服务团”(西战区)由周巍峙同志带队,奉调回到延安。1944年5月27日,“鲁艺”为此召开欢迎会。作为“鲁艺”的院长,周扬在演出结束后很自然地会见了“西战团”的编辑邵子南,很自然地问了一句“最近在忙点啥?”邵子南告诉他:“搞了一个戏曲剧本,想请周扬同志指教。”周扬说:“好呀,拿来看看呀!”
其实,周扬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到白毛仙姑的故事了。在此之前的1944年5月,《晋察冀日报》记者李满天在给周扬的信中,就已经谈到了这个故事。故事情节很简单,说在一个山洞里,住着一个浑身长满白毛的仙姑。仙姑法力无边,能惩恶扬善,扶正祛邪,主宰人间的一切祸福。可以说,民间流传的有关白毛仙姑的版本,还没有超出侠义话本的范畴。但是,周扬却从中看到了一种新的东西。艺术家的直觉告诉他,这种新的东西肯定值得探求。周扬立即决定由“鲁艺”创作并演出一部大型舞台剧,就以“白毛仙姑”为题材。当时苏联红军已经向法西斯德国反攻,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曙光已经在地平线上升起;党的七大也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搞这个大戏的目的,就是要向七大献礼!
创作班子很快搭了起来。周扬决定《白毛仙姑》由戏剧系主任张庚总负责,编剧邵子南,导演王滨、王大化、舒强,至于作曲则几乎汇集了音乐系所有的精兵强将:马可、张鲁、瞿维、向隅、李焕之。邵子南在他原先的戏曲剧本的基础上,很快就写出了剧本的演出本,主题当然已经不是民间传说中的行侠仗义,而是反映阶级剥削给劳动人民造成的沉重灾难。曲作者们按照剧本赋予的戏曲形式,以秦腔为基调为剧本配了曲。试排几场之后,周扬很不满意。他认为无论从立意、艺术形式还是从表演格调,《白毛仙姑》都没有走出旧剧的窠臼。张庚根据周扬的意见,果断地调整了创作班子。编剧换成了从文学系调来的贺敬之、丁毅,其他人马一律不动。
接受《白毛女》的创作任务后,贺敬之很快完成了新的剧本(丁毅创作了最后一场)。新剧本确立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这样一个新的主题,而这恰恰正是创作之初周扬看到但是没有明确说出来的那个“新的东西”。周扬热情地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