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圆地方说几时发表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1:40:47

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有规矩的,这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普遍规律。

但是,这些规矩是怎么建立的?为什么要建立这些规矩?

从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来看,中国的古文化早就提出了“天圆地方”的说法。那么,什么是天圆地方?天圆地方的本意依据的是什么?天圆地方既然指的是自然界、其规矩来自哪里?天圆地方的规矩有没有结构……

凡此种种,民族文化典型的抽象性,言简意骸的典型性,难解难懂的模糊性等等,为后人提供了有益的启迪,也为后人提出了一个难解的迷。

那么,您知道或能破解多少?让我们共同辩析。

古往今来,几乎人人皆知道天圆地方的说法,但是却找不到古人所表达其本意的依据。由于我们收存的资料有限,至今还没有找到天圆地方的原始出处。如果您有天圆地方原始出处的话,请能介绍给我们,以便共同求解其原始的本意。

朱熹在《周易本义》中说:“天圆地方,圆者一而围三。三合一奇,故参天而为三。方者一而围四,四合两偶,故两地而为二”。

从数字来看,“天圆”为一,可看作是一维的时间;一而围三,故参天而为“三”。人类宇宙学研究认为,此“三”应为所有物质结构宏观形态外在表现的基数之三,或为宏观三维结构可见空间之三。“方”者一而围四,即方的四条边含两偶。所以,天圆地方的本意之象,应为一个圆中有一个四条边的“方”的几何对象。

然而,尽天下注《易》之书,却一直未见有关天圆地方的几何对象之象。那么,古人为什么不立其象而尽其意呢?从古代钱币学来看,古代钱币之“圆方”是一类天圆地方意的表现形式,但不是其本质。

从中国的传统文化来看,《道德经》已经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道理,这基本上是古代人认识自然、体验自然的经验总结。

基于这种思考,我们认为,古人效法天地之道所述的自然界的规矩—天圆地方,其本意还应该符合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的这一基本规律。因此,这在当时文化还不发达的发展过程,要立其象而尽其意确实还是个难题,或者说是知其意而未能表达其象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