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生侵害防护方法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23:26:45
每种内容归纳为一段(每段约100-200字)

一、回家之前准备好开门的钥匙,不要站在门口才来找钥匙。
二、平常在身上一定要备有各金额的零钱。
三、发生不幸时,一定要镇定,记得对方的特征。
四、皮夹内放有自己的名字及亲友名字、电话的小卡片(作用应该是假如出车祸之类的,能联系你的家人)。
五、开两个以上的银行户头。
六、如发生不幸,不能和歹徒徒手搏斗。
七、晚上出门尽量那件外套,将皮包套住,避免被抢劫。
八、打车时,注意其他座位,以防藏有他人。
九、单身到公共场所喝东西,如果没有喝完就去卫生间或打电话,回来最好不要再喝,以免中间下药。
十、晚归时,应走灯光明亮的街道,以便掌握路况;上楼时,先按门铃,请家人下楼接你,以免歹徒躲在楼梯间。

1、学校为主,家庭社会为辅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学生自我防护意识的强化也需要相关知识的积累,因此,加强留守初中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学校是主要的教育阵地。首先,讲解、宣传安全常识,列举典型事例,让他们学到一些基本的知识,并通过一些活动模拟情景,使他们形成安全技能。其次,开办培训班,给其监护人和村委干部传授教育管理留守生的措施和方法,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做好社会环境的安全设施,树立“防堵”为主的思想;再次,对留守生建立动态档案和包干责任制,让老师知道负责联系学生的具体情况,建立感情,起到第二监护人的作用。

2、教育为主,管制为辅

留守初中生青春萌动,思想不成熟,“条款、禁令、不准”很容易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和您的要求对着干,效果相反。寻找把握最佳的教育时机,因循善诱,多疏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当收到更好的效果。第一,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在生活、学习、思想三方面,对他们“管放”结合,对估计到的困难,预先指导,让其心中有数,知道哪些必须做,哪些不能做,哪些有危险,经过反复实践锻炼,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习惯。第二,学会自立自主。让他们明白,自己不小了,自己的事要自己做;为家庭分忧,承担一些家务,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逐渐养成善于思考,遇到事情有自己的主见,不人云亦云。第三,勇敢不胆怯。首先破除鬼神论迷信思想。其次养成遇事冷静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据报载,某家长从小对自己的儿子进行有意识的安全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