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所有地名的来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4:39:45
例:香洲、吉大......

香洲开埠,与澳门葡萄牙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时值清光绪年间,葡澳政府以勘界址为名,野心勃勃地在香山地区(今珠海境内区域)扩展疆界,排斥澳门华商。葡澳当局的步步进逼在香山县甚至全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为保国土不失,香山县绅商学界专门成立了“香山县勘界维持会”,从民间到官方齐心声讨,迫使葡澳当局的扩疆计划未如期进行。
  “以清政府当时的国力,武力是难以解决澳门问题的。于是就想到了在商战场上与澳门分庭抗礼。”陈树荣说,“因此,政府以‘官力’帮助‘商民建设香洲,以分澳门之利’成为了开埠的初衷。”
  根据《章程》的记录,当时众多的专家和工程师对香洲地势进行了测量,得出结论:“以野狸山(今野狸岛)为之屏障,省港大轮可以行驶,内有汊河,渔船商艇可以停泊,洵为天然绝妙商场。”
  商埠原定名“广东实业商埠”,因该处位于香山场与九洲洋之间,广东劝业道(相当于今商业厅)各取一字,定名“香洲埠”,也成为了今天香洲地名的由来。1908年春,香山县将香洲开埠的绘具图说、章程等呈送清廷各府注册存案。《章程》第一章开宗明义:“以垦荒殖民,振兴商务,讲求土货(今称国货),挽回利权,使我伟大帝国四百兆同胞绰然立于地球。”

  珠海的由来
  珠海,因位于珠江注入南海之处而得名。珠海大部分地区原属中山县,1953年从中山、东莞、宝安县划出一部分沿海地区和岛屿设立珠海县,县城社在今唐家镇。1958年珠海县归并于中山县,1961年恢复珠海县建制,县城改设香洲。1979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为省辖市。1983年,斗门县划入珠海市。
  珠海经济特区成立于1980年8月,当时特区面积只有6.81平方千米,以后经两次调整,特区面积扩大到121平方千米。目前珠海市下辖香洲区、金湾区、斗门区(原斗门县)。

  祝你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