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诗歌的艺术特色 谢谢各位大哥哥大姐姐了呀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23:55:10

一、别出心裁的诗歌定位,史实基点对于诗歌的支撑

  古典主义诗歌崇尚历史的反思,从唐宋诗歌流传的精品诗歌来看,或多或少的都展示了这样的主旨。诗歌是经验加感悟和语言加工的产物,历史上遭受坎坷磨难的大诗人,无一不是这类诗歌创作的代表。屈原的放逐,李白的纵情山水,均是现实生活失意的人性回归。我国历来崇尚对于自然的敬重和关怀,当主体的人在主观社会中失去核心的价值取向时,客体的大自然就成为人们心灵栖息之所,并在与自然的物我交流中找到平复伤痛的内在秘诀。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找寻历史的思考,以历史为着眼点来描述现实,并审视人性的痼疾,是杨雄诗歌一个突出的特点所在。《长安风(组诗)》里,杨雄所揭示汉高祖刘邦,这个多么伟大的君主,虽一世功名,强手不可与之匹敌,而外敌入侵,竟然屈驾就尊,采取和藩下策,大业尽失。那种痛定思痛的翻然悔悟,令人叹惋。
  二、我国哲学层面的体悟,诗歌与人文的互动相生

  古典主义诗歌的哲学思辩的渗透不可小觑。它表述了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和和谐一致,人的生存处境作为每个个体有可能不同,但作为整体应该是古今一致的。“换句话说,生命来到这个世界,就秉承了一种先定的和谐和亲善。这种和谐和亲善通过世界对生命的天然庇护,以及我们与世界的亲和关系而表现出来,它是我们真情得以产生的源泉。因此,敬畏天地、怀恋故园、爱戴母亲、赞美劳动、承受苦难等等,是诗人必须坚守的基本信念,它们既是自然感受的起点,也是文化建构的归宿,有着可以不断开掘的无限丰富的内涵和无比生动的情愫,生命的意义也正是在这种执着的开掘中,愈益呈现出其细腻而丰沛的诗意来。” ②在生命哲学的层面上,人生活追求的目标无非是去除人性中邪恶的羁绊,不断接近善良和本真,使诗歌承载起生命的重负,达到人格和诗格的高度统一。杨雄诗歌有较大的跳跃性,从一首诗的具体描述里看,似乎在述说历史事件,或怀古伤今,或托物言志。但整体来看,并未离开我国哲学主调太远。有这样的情形,“诗歌不是从生活中产生,而是为了诗歌写作再去寻找生活,生硬地自我定位。一个事先确定的诗歌风格,然后夸张地模仿诗歌风格去生活,这样的写作倾向在我们的现实已经出现过不少让后人诟病的笑话。在这里,有必要提到以往的诗歌评论,正是这些评论从诗歌写作者的角度出发,把诗歌写作者带入失去诗歌阅读的尴尬境地。而且诗歌写作者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