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是否崇拜拜金主义的辩论赛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2:26:49
学校举行了辩论赛,名字是是否崇拜拜金主义,我是正方,我想找一些这方面的资料,有谁有吗,或者帮我找找

钱是一味药

在一次大学生辩论赛上,正方对反方提出了一个问题:金钱和道德面前,你选什么?反方回答:我选道德。不料中了正方的陷阱,被正方推向深渊:缺钱选钱,缺道德选道德,我理解对方辩友的选择。
钱与道德是不同的两种概念,却又往往绑在一起。美国有一部名为《不道德的交易》的影片,讲的是一对刚刚结婚的年轻夫妇邂逅一位亿万富翁后所发生的故事。富翁对那位年轻妻子一见倾心。他了解到这对年轻人很贫困,便提出条件:付给他们一百万美金,条件是借用那位年轻妻子一个晚上。他显然没有夺妻之意,只想完成一个游戏,即要测试一下,在重金的诱惑面前,人的抵御能力究竟有多大?
当然,这并不是一件具有普遍意义的事,但在西方的拜金主义时代,人们曾一度把金钱看成是神秘的、超自然的、支配人们命运的力量,对其迷信和崇拜,却是事实。
身处盛世唐朝的名臣张说曾撰奇文《钱本草》,用医家记叙中草药的语气,标本互喻、浅深相济,把钱的利弊刻画得入木三分,并为世人开出了治病养生长寿之方,其文如下:
“钱,味甘,大热,有毒。偏能驻颜,采泽流润,善疗饥,解困厄之患立验。能利邦国,污贤达,畏清廉。贪婪者服之,以均平为良;如不均平,则冷热相激,令人霍乱。其药采无时,采之非礼则伤神。此既流行,能役神灵,通鬼气。如积而不散,则有水火盗贼之灾生;如散而不积,则有饥寒困厄之患至。一积一散谓之道,不以为珍谓之德,取与合宜谓之义,使无非分谓之礼,博施济众谓之仁,出不失期谓之信,入不妨己谓之智。以此七术精炼,方可久而服之,令人长寿。若服之非礼,则弱志伤神,切须忌之。”
这番议论清新高雅,从正反两个方面道出了金钱的特殊功能,并总结出了非常有价值的驾驭金钱的七术:道、德、义、礼、仁、信、智,他主张用道德的力量来驾驭金钱,要取之有道,取用适度,积散有序,造福民众。这是太平盛世所给予作者的高屋建瓴的理性思考,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当今时代,整个社会的价值观正在发生转变,钱的地位似乎也越来越重。能否驾驭金钱,驾驭欲望,是人成熟与否的标志,正如张说之言,钱是一味药,药能治病,亦可致病,服之得法,才能避灾去祸,健康长寿。□陈文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