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礼貌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23:16:02

礼貌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应具有的相互表示敬意、友好、得体的气度和风范。

在《读者》今年第8期上读到奥地利人Oliver写的一篇文章,说是他在中国生活了四年,看到的所谓中国人的礼貌令其非常迷惑。比如说,中国人在车站买票时插队,还未等前一位乘客下车就迫不及待地钻进出租车,更为恶劣的是随地吐痰——一位欧洲女士觉得这个习惯令人作呕,发誓再也不来中国了。

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我们对这一切早已司空见惯了。如果要将上述表现归结为不礼貌的话,那我随口可以说出一大串:国骂、大声喧哗、公共场所抽烟、乱闯红灯等等,不胜枚举。

中国号称礼仪之邦,在古代是一个很懂礼貌的国度,何以发展到今天,竟被人目为不懂礼貌了呢?我想,这除了说明我们的文明程度与世界的进步已经有了一定的差距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们对礼貌的理解有些偏差。

中国人所说的“礼貌”,往往带有很谦恭的成份,人与人之间讲究礼貌,是一种亲近的表示,一种客气的态度。于是我们看到,在面对亲人、同事、朋友特别是对领导的时候,人们往往表现得温良恭俭让,一副谦谦君子相。因为有了这一层特殊的关系,大家才注意相互关怀、体贴、帮助、照顾,久而久之,养成了习惯,成为约定俗成的“规矩”。其实英文中的“礼貌”(courtesy)一词,强调的是动作,是原则,是作为一个正常人所应该做的事情。“courtesy”与我们通常所说的“礼节”一词或许更为相似。它是日常生活中人与人相互往来时尊重对方的一种必要的形式。别人帮了你的忙,必须道一声“谢谢”;给人家添了麻烦,理应说句“对不起”,这几乎是不需强调,不需提倡的事情。有一次我外出,从身后飞过一辆摩托车,一位小伙子驾驶,后面坐着一位女郎。他们经过我身边时,忽然从那位女郎的坤包里飘出了几张百元大钞。我见状急忙大喊大叫,那两个年轻人闻声掉转车头,从地上收拾起钞票,一加油门就窜了。我觉得,这对男女不但不懂礼貌,而且连基本的人格也降低了。

再看看我们在这方面的做法,确有很多值得反思之处。最为典型的是,我们的礼貌教育往往带有很大的功利成份。从小父母就对我们说,对街坊邻居要有礼貌,因为远亲不如近邻;上学了以后,对老师要有礼貌,因为老师对我们的学习知识关系极大;参加工作以后,对上司要有礼貌,因为上司对我们的